小獸林王紀
王名丘夫故國原王第四子也 母解太后 將軍解玄女也 身長七尺體鴻偉有風采 而性至孝柔如婦人 不忍叱小兒 雖然臨大政 頗有雄略
元年 十月 尊母解氏爲太后 立從妹天罡爲后
天罡王叔天原公女也 母解氏 將軍解發女也 發玄之從弟也 皆周太后寵臣也
十一月 太后與天原公幸山宮 宴解氏賞賜有差
先是太后以天原公妃解氏 薦于故國原王生天房公主 故國原王亦命天原公烝太后 而生天陽公主 至是太后以天原公爲繼夫 同居山宮 王有大政詣山宮決之
二年 正月 烽山后崩
后烽上王女也 美川王立爲后生子羲 及奕美川王崩 周太后逼出之 使守陵寢 故國原王烝于陵宮 生子聂 及美山公主 燕發陵執后 而去爲皝所汚 翌年奉梓宮而歸 至是崩 春秋七十四 解太后事之如母 一如周太后禮葬之
三月 命太弟伊連祭鹿于天 頒獸于宗戚及外戚
伊連王母弟也 王愛之如己 使之代行王事 以悅太后之心 時以弟王目之
六月 秦王苻堅遣僧順道 送佛像及經 王迎于郊外設館 而待之甚隆 順道說王曰 “秦之興在佛力 大王亦能崇佛 可以王天下” 王乃尊順道爲王師 而受法 遣大兄解明于秦謝之
堅 滅慕容暐以其妹淸河公主及弟冲爲嬖倖 而欲振其威 而遣使論之 群臣多 以爲佛非吾道 不可迎之 太后畏秦强而迎奉之
九月 命立大學敎育子弟
國俗尙武 而好鬼神 不事文藝 至是順道力請 立學以興文敎 太后許之
十一月 太后與王 幸白龍院 行陽隧祭
冬至後結水 則仙巫作隊于川上 自陽岩至隧 連互擧火 呪誦日沒爲始日出 而終是夕 王烝于太后 自是遂年行祭
三年 五月 王叔周原公武薨 武故國原王胞弟也 勇而能於兵事 累建大功 解太后用事 退去私邸 至是薨 年六十
公以周太后寵子 當通于解太后母高氏生子完 故太后父事之 及周太后 與后周氏䧟于燕 解太后專政 多違公意 公諫于故國原王 而欲立周氏太后 遂忌公黜 公之黨削公之職 公妃美山公主 與司馬祖褙相通 公欲誅褙 太后以爲功臣之子 而力保之 至是太后以美山妻褙 次妃峯氏妻新鉞 盡收其財 峯氏王子奕女也 生公子彌 幼幷歸于鉞
九月 太后與王 及后天罡 太弟伊連畋于蛇川原
王太子時 與伊連數往天罡家 初悅于伊連 而太子欲娶之 天罡難之 天罡母解氏曰 “太子君也 伊連臣也 何棄君 而就臣乎” 天罡遂爲太子妃 伊連心傷之 太子知之 謂伊連曰 “他日可以讓于汝矣” 至是以后久無子女 太后憂之曰 “伊連宜子” 王迎太后意 命伊連躍入于后浴槽 强烝於后 后求救 而呼王與太后 望而笑之曰 “神降汝子” 后知王意 乃與伊連和于浴殿 自是烝報無常 太后乃命伊連與后留蛇川行宮 自與王先還
十月 頒新律令
王性至仁 不忍殺生 國法太嚴 率多刑戮 王與解明等定新律令 死流杖奴 三百餘罪 命置評人 司講新法 以示不嗜 好殺之義 死者半減 民皆頌之
十二月 太弟伊連與后還都 王宴於太后宮
后與伊連相通 而得娠故 王大喜設宴以慰 太后歌舞達夜 王抱后而舞 伊連抱后母解氏而舞 天原公抱太后而舞
四年 二月 命太弟伊連 巡行國中 察民疾苦
王行新法 欲知民心 及吏治謂伊連曰 “汝我兩體 一心可代我 而行其儀伏 一如王禮”
五月 以阿道爲王師
阿道能通仙佛 多異行 太后累迎于宮中 受其法 至是禱后子寵驟 加封爲王師
十一月 東海太守達都 殺太平王子欻柯
先是太平王欲以其女嫁新羅王子 使其庶兄欻柯送之 欻柯素與其妹 相慕因與 逃至東海 達都見其美 而奪之 以欻柯爲奴 欻柯密謂其妹曰 “辱而生不若死” 妹曰 “妾已娠兄子在腹 不可死” 欻柯乃自刎而死 其墓不生草
天罡后生伊連子談德 王子之 賜酺百官
娠十二月而生 容皃奇偉 王欣喜 欲名福 阿道曰 “天子談德 而不談利 何言福乎” 乃立談德宮置奴婢
五年 二月 改象院爲肖門寺 以順道爲法 胎藏爲伊弗蘭寺 以阿道爲法 掌祭祀祈禱 選子弟爲佛弟子
先是吉匈之禮 皆用仙巫 至是始令 順道送死 阿道養生 而奉之 尙少故 命宗親子弟入佛
三月 以天明妻太弟伊連
天明天罡胞妹也 初天罡爲太子妃 伊連悲泣 天罡母解氏閔之 指天明曰 “此兒長 則可以獻之” 伊連曰 “何待兒長 叔母皃似天罡 願與我偕 解氏不得已 與伊連相通 至是又以天明皃似天罡 而娶之
四月 外祖解玄公疾篤 王與太后禱疾 宥罪放生 而甦三日 而薨年七十三 以王禮葬之
玄性精敏好潔 美風采 而善媚侫 周太后嬖愛之 出入共之 叅決政事 有大體能得人望 及解太后專政 致爲太輔 起居出入 擬於王公 玄妻高氏 美而多才 生太后 及克明信述 而周太后妬之 命玄黜之 玄不忍黜之 以爲異父弟方式妻 而密通之如故 周太后知之 乃流方式高氏于東海十年 周太后䧟于燕 而解太后寵盛 迎高氏還復爲玄妻 故國原王通之 生海陽公主 尋封爲小后 高氏辭曰 “母女此翼 恐人譏之 妾窃恥之” 乃收其命 築其田宅別園 而置之 及薨 葬以后禮葬之 至是與玄合之 置煙家及陵司
七月 將軍解英拔水谷城拔之
英發之子也 天原妃解氏弟也 勇而寡言 不矜其功 賞賜皆施于衆 而不自有故 士卒歸之 王嘉其功增其秩
九月 王羲薨年五十三
美川王子也 淸心少慾 不喜論人 久在廟主之位 未嘗倦禮其妻周氏周太后兄女也 有子女七人 命皆賜爵年穀
以羲弟奕爲廟主
奕與羲同胞 而異行多 畜婢妾掠民取財 太后不肯用之 而王以其爲上親任之
六年 三月王親行鹿祭于龍山
祭鹿于天 而降福于民 乃王之政也 每以太弟代行之 至是始親行之
以太弟伊連爲左輔 王叔周山公爲太輔 從兄完爲右輔
完以武子爲太后胞弟故登三輔之位 而無才能 可堪惟以閑雅自守 好務黛故 時稱粉宰相
四月 命舅公解克巡國西北 將軍于轍巡南鄙
克玄之長子 轍莘之子也 初莘妹于氏入美川王宮生天原宮 美川王崩 生故國原王女棠公主槥公主 周太后妬之 欲殺之 命解玄投於水 玄素與莘好 乃匿于氏於山宮 力救莘等 于氏感其德 以棠妻解明 槥妻解信 玄亦以其女<元陽妻轍 轍有將相才 望重內外人 以倉公比之
十一月 將軍解述伐百濟 掠男女百口而還
述克之胞弟也 恃權驕傲 戰必大掠故 百濟之民懼 而不肯降日之日虎述
十二月 解克以其嬖姬太平王女西山獻于王
先是克巡西北 至東海 聞達都得欻柯妹 而欲見之 達都匿而不出 及獵于西山之下 逐獐至其隱舍 相見大喜 遂誅達都 而載歸 至是有娠 克知王之無實子諱而獻之 王大悅 納于太后宮 爲太后養女 名西山公主
七年 正月 王叔周山公玟薨
玟好神仙 常在大神院 鍊丹性喜男色 而不喜女色 與諸嬖同處 使通其妃故 所生多非其子 王嘗問其誰爲眞子 玟笑曰 “物我皆歸眞 那有別眞子 凡有五妃 皆爲嬖臣妻 惟季妃方氏 不喜與諸嬖相通 生玟二女 方氏素與解克有私 至是以玟財歸克
以于莘爲太輔 解克大神院大法
莘早喪父 而家貧不能 習武藝 玄亦喪父 而母改嫁于方象 得好馬馳聘于莘家門 前莘望之有羡色玄 見莘狀皃非凡 乃入莘家拜于達神象 約爲兄弟 玄以內寵驟 莘擁兵在外表裡相輔 玄常謂解太后曰 “吾之至此莘力甚多 吾死可以莘代之 汝可無憂” 至是如其言
九月 西山公主生章太子
章乃解克子也 王以爲己子 而宴宗親 而行福知者誹之
十月 以王子奕爲東海太守
時無雪 而雷民且多饑 王憂之 祈于廟 奕欲發太后之非使巫卜之曰 “逆行陰陽” 王憮然曰 “朕自知過 而奈太后自好何” 奕曰 “古者立子 而殺母者 重社稷也 王請見祖神 而廢私親” 王黙然不悅 奕自知失言 而叩頭請罪 太后聞之 欲治奕以反逆 于莘諫之 貶爲東海太守 太后密令其相蕭古夫 代行太守 事幽奕于海濱
百濟以兵三萬水陸 俱進解述失守賊馳至聲言將迫 王命于轍引東北軍拒之 轍命將軍高能解英出其 不意擊其輜 重斬其將 濟軍乃亂 轍縱擊大破之
賊乘我大饑 欲襲平壤深入我地 失敗而歸
十一月 王命太弟伊連 伐百濟
王憤百濟 輕我命于轍 乘勝追擊之 轍以年匈民疲不可行兵 諫止之 王怒乃命伊連代轍行之 轍泣謂伊連曰 “太弟行臣不可 坐視其危 請從馬奴而行” 伊連乃與轍 行攻百濟五城不克 我軍多發病道死 王悔之乃罷
天亥天益 以方物貢于秦 秦以博士送之
王以后弟亥益等往觀强秦之兵事 秦以武經博士十七人送之
八年 春旱 民饑相食 命天亥巡視賑民 太后行禱于神院 以伊連爲大法 解克爲左輔
四月 王求言于岩穴之士 白龍院主高氏說王曰 “妾夢見白龍出陽岩 朝三十六國 使臣皆呼天王萬歲 龍乃化爲太后 妾不覺下拜呼蹈 而醒今太后德高 必是白龍之身宜尊之爲天王 則可以朝天下” 王雖疑其言 以爲悅太后 而許之 乃上天王冠印于太后 建元正始
高氏蛇川獵戶女也 解克見其美 納之爲妾 常自言解氏富王天下 至是生克子攵 以爲運在攵 而發尊母之議 國人多以爲妖女
五月 王叔天原公琳薨 年五十葬以王禮
琳以太后繼夫 位在王公之上 而淡泊自守 性不喜色 巧於造像 自造其像 殆如其身 太后命刻陰陽像 常自佩之 至是無病而薨 遺命勿悲哀 願葬母側 太后謂王曰 “天罡事我以誠 可以王之 乃尊爲天原王 其妻解氏爲叔太后
九月 契丹陷北部八部落 將軍周光敗死之
周光以北部將軍 入札木部大人 幕通其小妾 札木大怒 引丹人作亂 光戰不利 落馬札木獲而殺之
十二月 太后禱子于肖門寺
太后月事閉 而復開 高氏以爲得貴子狀 太后乃與王禱子 王曰 “恐汝多勞何必産乎” 太后曰 “若得龍子 死亦何恨” 王知其不可禁而許之
九年 正月 捧童男女各五十人 置于靑白龍院 而敎育之
靑龍院隔白馬河對白龍院 靑爲女 白爲男
三月 王行鹿祭于蛇川原
王以微疾 命伊連將行鹿祭 時太后詐稱有娠 而恐不得娠 欲引伊連相報 勸王力行曰 “鹿是重事 不可年年代行 王乃力疾而行
以天陽公主爲小后
太后所生天原公女也 王之胞妹故 王不肯納太后强薦于王 而封之
七月 太輔于莘卒
莘誠信事玄 勤儉自守 愛人下士 爲政以簡嚴苦 人莫敢行私頼以致平
以伊連爲太輔 國襄公 解克爲蛇川公
太后以伊連女陽平妻克子猩 克女昭陽妻伊連子頭滿 乃大設庄宅于蛇川及國襄
天罡后生王女太乙
王密問於后曰 “伊連乎 朕乎” 后曰 “妾非夫 王之命不敢私納 太弟何疑之甚乎” 王請自卜于太乙 王笑曰 “汝不可信 則太乙獨可信乎” 及生左頰有黑子如王 王大喜曰 “此眞吾女也” 乃命太乙
十年 三月 行白龍祭 西山公主生平太子 王大喜賜酺群臣
九月 行倉公大祭于候山 賜倉氏蕭氏等 爵如禮
十一月 考龍院功課 以封太率仁爲頭龍
王與太后 幸白龍院 行陽隧祭 供頭龍 自是成風
十一年 二月 以祖褙新鉞爲將軍
新鉞秦人也 有功於鍊兵 妻以宗女 鉞媚事解克竟 至將軍 外人爲將之始也
三月 畋于蛇川原 命率仁爲太后宮奉禮賜緋位 封太爲太后宮皂衣
七月 賊射殺解克于白馬河
克與高氏 泛舟順流將下大川 賊自林叢中 射之曰 “達都執仇” 遂薨于舟中 索賊不得
十二年 正月 天罡后生王女勝光
后泣謂王曰 “妾罪重 生女不生男 不得仰見夫王” 王曰 “貴在吾血 而已何言男女”
五月 以靑龍院(女+白)子泉月爲天罡后 奉禮
月父森以美川陵烟家 有心疾 食神鹿抵死 特以功臣之子 將遷北極 月以父病 不能行 請自代 王憐而宥之 月獻髮于王故 召入宮中幸之 有寵乃爲奉禮
十一月 蕭馬好龍爲頭龍
十三年 二月 西山公主生伊連女神林
西山慕伊連之英勇 因與相通 王知而不禁之 因生女
三月 美陽公主薨
周太后女也 初爲奕妻 解克密通之乃棄奕 而歸克生子猩 遂爲克妻妬 而好淫 克棄之 遂與嬖少輩出居郊外 至是薨 與克合葬之
十月 行先王大祭
太后以白神衣 自爲祭主 王與伊連爲左右薺而行之
十四年 三月 遼東將軍新鉞 請伐遼東玄菟 王命于轍 發兵四萬而赴之
時秦大敗 慕容垂等 起兵遼中騒 然秦將軍餘岩等 反稱王故 乃出兵攻之
六月 于轍等拔遼東玄菟二城 虜其男女一萬口 王嘉其功 命皆賜爵二級
七月 王欲伐龍城 而發皝塚 督新鉞先鋒大兩 會至而署氣極酷 不能進乃止
九月 太后崩 春秋六十二
太后性聰敏仁慈 且有智略 周太后愛之 立爲公主 尋生王 而封小后 寵漸高 母高氏爲周太后所黜常哀之 烽山后 亦以周太后妬廢之 待之甚薄 太后獨憐之 事之甚恭 及燕陷京都皝得之 以其最美而年少偏被其汚 燕女妬而陷之 以罪后乃泣告于皝曰 “妾非不欲 奉供 而恐不能見妬 而自存莫若歸 保乳子圖報皇息皝許之 而歸先王以爲見汚 而欲棄烽山后 力言不汚 乃復上寵 而專房遂執國柄四十年 而崩
十一月 王崩 春秋四十六
王痛哀太后常抱尸 而臥不食 而泣 至是移柩於大神院 與天陽后 洗尸于天水坮 王抱尸落于深谷 而崩流至蛇川之濱 龍顔皆如生時 漁人往往見王 及太后乘白馬 而逍遙其中 仙巫咸以爲羽化 名其谷曰雙仙谷 左輔完 右輔轍 白于天罡后曰 “今海內多事 太子年幼 奈何” 后曰 “太弟伊連賢 而孝友先君 許我爲繼夫 卿等輔之” 轍賀之曰 “誠萬世之福也” 乃以儀仗迎太弟入 天罡后宮 后具翟服 而迎太弟 而謁于太后像曰 “母后常言 汝爲兩兒之婦 今果然矣” 太弟乃抱后 出坐明堂 受璽宝踐宝祚 群臣山呼萬歲 賜宴宮中 命阿道修齊行福 新王新后 行祥于魚翠堂 而大赦天下改元隆福 以完爲太輔 轍左輔 解明右輔 天亥太大使者
國襄大王紀
王名伊連小獸林王胞弟也 生緵數月 母解太后 陷于燕乳母蕭氏于莘妻也 與王子羲負王 而逃歸平壤 及長善騎射 好畋獵 小獸林王甚愛之 季之以政 使后天罡相通 至是立爲繼王
隆福元年 十一月 王卽位 賜百官爵一級 命周德祭告于乳母蕭氏墓 放王子奕歸京都
十二月 以解猩爲遼東太守 解英爲玄菟太守 伐龍山雌雄 木造梓宮 納兄王母后 以封太爲嬪宮大夫 周德爲大神院大法
二年 正月 王與天罡后 謁祖廟 以天陽爲左小后 天房爲右小后 西山爲上夫人
四月 天罡后生女勝吉 王爲之撤肉禁獵
六月 慕容垂遣其將佐鎭龍城 來侵遼東 王命新鉞等迎擊大破之
七月 群臣尊王爲天王 天罡爲天后 天王天后 宴叔太后于山宮 封太后女天尾天亢爲公主
八月 天亢公主妻周德子薏
十一月 慕容農來侵遼東 新鉞敗死 解猩棄城歸
三年 正月 立王子<談德>爲太子 賜酺百官
二月 <西山>生王子<柏> 以<天乙>公主妻<周煌>
八月 命<解猩>伐百濟 立功自贖
十月 桃李華京師有 黑牛生白班黑馬八足而二尾 王命巫卜之 <好龍>曰 “南北兼幷之狀也 兆在癸丑” 王善之 白龍院主<高>氏生王子<木+成>
四年 三月 追贈<于>氏爲后 以其女<楸>爲公主
<于>氏<莘>女也 先王三月而生 同乳而長故 王愛之甚 生王子<豆㒼{滿}><陽平><小㒼{滿}>特寵 而妬笞王諸婢 王怒令嬖臣<蕭鳳>强淫之 以爲妻生女<楸> 悔恨自修乞復歸 王爲<蕭>氏憐而許之 王見<于>氏容皃大減前日愛弛 命處河宮 <于>氏傷之 及王出戰 誤聞王中流失 自投河死 王哀之 至是入后
<天房>后生王女<房明>于山宮
十一月 <倉明><雀兒>爲頭龍
五年 四月 早王祈雨于蛇川 末曷酋長<票狗>等入貢
九月 命<解猩><天益>巡行國中救蝗灾
六年 三月 民饑相食 詔出穀富戶 加秩納女
四月 <天陽>后生王女<陽明>
九月 百濟來侵南鄙 掠野而去
七年 正月天后{天罡}生王子<聰> 王大喜 命赦國中 禁獵賜酺三日 集仙降福 天后謂王曰 “妾已生汝二子 可以嗣後汝 勿多房自損 以傷妾心” 王善之佩言
四月 葬兄王母后于小獸林
王不忍葬母兄 常往殯宮拜哭 夢見母后與兄王 至小獸林愛其景物 而欲營宮室 乃葬于是
新羅入貢 求婚送龍院<女+白>子三人
七月 <候山公><奕>薨 年六十五 <奕>好色貪財謫居東海 而猶奪民女爲妾者甚多 自不知其子爲幾人 王猶以上親待之甚厚 命以太輔禮葬之
九月 百濟將軍<眞嘉謨>等 入攻都押城 城主失守 掠生口二百而去 <天房>后生王女<福明>
<西山>夫人 誘太子<談德>于肖門寺別殿通之 時<西山>寵衰 乃納其女<白山>于王 自媚于太子始知色道 愛<西山>日就其宮 <西山>托福而密之
八年 三月 遣<周信><封太>于末曷修好 <楸>公主生王子<柦>
四月 王倦于色 厭執政事 命太子代行王事 太子仁明能決大事 王大喜 乃命天后與太子聽政
五月 王巡國中 賜父老衣酒米肉 太子通宮人<白山> <白山><欻柯>女也 有美色寵隆姬 至是<西山>秉王巡狩 引太子通之
六月 太輔<周安公><完>薨 年五十四, <完>以<解>太后胞弟 得寵於太后 以少年登台位凡十有余年 而無所建設 只以謙讓恭謹務納昌言 不失人望 而畜私財累鉅萬與利於外 <于轍>奏於王 王曰 “母后之愛弟也 卿勿言之” 至是薨厚葬之
七月 王傳位於太子 自稱太上王 王以隆福八年爲永樂元年 大赦天下
<解猩><于厔>伐百濟 石峴等十城拔之
以<于轍>女爲天后養女 封<元平>公主 納太子宮爲正妃
八月 王與太子謁<蕭>氏陵 王愛乳母<蕭>氏 追尊爲后 而營陵役 畢故親謁行祭
<西山>生太子女<丹山>
<于轍>太輔 <解明>左輔 <解英>右輔
九月 遣道士<婁夫>於新羅 責不起兵伐濟 及棄<女+白>子
太子與天后<元平>畋于蛇川原 宿于行宮 是夕太子烝于天后 后聞風水聲以爲雷懼之曰 “天怒汝强我 而雷也” 太子笑曰 “雷者天地之合也 非怒而喜也” 后猶不信 <元平>曰 “非雷而風雨也 願母勿憂后” 乃抽窓 而視漆雨注河 乃知非雷 而喜遂與太子 縱慾斟行無復有子母之義
十一月 置僧宮十二等如仙官例 以舅公<解信>爲大德 以<奉豪><車岩>爲頭龍
十二月 新羅王子 <道寧>入貢 <姜>氏<金>氏等美女宝玉
九年 正月 太上王不豫 詔勿殺生行禱
三月 下詔崇信佛敎 命方賓修宗廟立國社
新羅王子 馬兒入貢 命設館留之 送夫余神像于新羅
五月 太上王崩 春秋五十 天后依周太后例行祥 末曷好連大人入貢 以葛玄爲鎭北將軍泥河太守 尊太后爲天太后 天明爲天后 天陽爲上后 天房左后 元平右后 西山楸公主爲左右小后
新王宴叔太后於山宮 賞賜天氏兄弟 金帛田宅 可封叔太后爲元始神太后 憲金冠珠衣
解氏以天罡之母 貴在天子之上 權傾海內 而性好淫多內嬖 與天明累引封太倉明等私合 而外飾貞潔淡然無色 狀望之藹 然有神仙氣香風 襲人是多 新王蒸之 解 氏 自以爲老不堪事 而辭之再三 佯若不勝 而受幸薦技 新王大悅若合 天仙曰 “元來龍陰未艾” 解氏曰 “太陽照之 萬物蘇生 非安之好 乃王之聖也” 天罡曰 “母陰生妾 陰妾陰生聖陽 今以聖陽合母陰 乃歸 元始神天也 自不無天風味” 乃以解氏爲元始神太后
國罡好太王紀
王名<談德> <國壤王>第三子也 母<天罡>太后 夢見白雉而生 雄偉有倜儻之志
以永樂二年爲 元年 賜百官爵一級
王宴<于轍>及<元陽公主>于<元平>后宮 加公主奴婢七百口 增其年穀牛羊 <元平>兄弟皆賜寵職 王親壽酒於<轍>曰 “朕不幸早喪父王 今又喪叔父 無以繼業纘統 惟岳父敎我” <轍>曰 “臣以駑才 四世受恩 敢不盡忠直言 願陛下任賢 使能無勞聖躬天子不自明 而惟愛民” 王善之 與<元平>起舞<轍>與<元陽>歌之
以庶兄<頭滿>爲<長樂公> 妻<昭陽>爲<長樂>公主 <小滿>爲<安樂公> 妻<周方>爲<安樂>公主
王幸丹王窟拜神像 賜<葛>氏<馬>氏父老衣酒
初<解發>與馬岩村女<葛>氏避而於丹王窟 雷電大作 金色滿窟 遂相感而通生<叔太后> 甚美村人 以爲丹神化現 而搜古神像於窟中 而祀之太后歲下千金 而修之 至是建行宮 而置官屬令 <葛>氏<馬>氏世守之
<周安公>{完}妃 <大菱>氏 獻黃金五千兩 <于太后>請立<天原王>陵廟 王嘉之 加<完>子<宙及><苗及>爲太大兄 <宙及>妻<天尾>公主 <叔太后>所生<國壤>女也
王以<解玄><解發>外祖 而功高尊之爲王 命各營陵廟 招京下壯丁一萬人役之 <于轍>諫之曰 “嗣位初勞民不美” 王笑曰 “吾子爲王 亦當尊岳父 父須禱我 元平子不聽” 皆太后之意故也
六月 王自將四萬軍 命<祖奇><于厔><解放>等伐百濟 取石峴仁物等十城 移平壤民戶實之 王自幼好勇繼位之初 欲立功示威 督戰於炎熱之下 太后憂之 馳至王幕 而諫之 王不聽 留太后於平那山
八月 王與太后還都 宴<叔太后> 自<封太>逃出 <叔太后>不悅 沈臥故 王慰之
九月 <解猩><周德>等伐契丹 虜男女五百口 又招本國陷落民口 一萬而歸
十月 <于厔>等陷闕彌城 城四面峭絶海水環繞 分軍七道 攻擊凡二十余日 而拔之
以山宮大夫<封太>爲太師 賜奴婢百口
十一月 王與<叔太后>幸白龍院 以<多寵><溫韋>爲頭龍
祭神市天王于東明廟
<封太>言神市天王 常在頭上考 人功課定 命付處掌劫操輪 其屬三千眷 橫行天下 施威行福最喜 熊皮<女+白>子 呈蹈奉歌 命選兩院弟子六十四人呈才
王命<蕭馬>設場授眞言
以一日爲百年者爭遊也 以百年爲一瞬者王春也 一滴之血爲㿈蛆之四海 泰山之土爲河䐁之瓜垢 宇宙只一藹然之氣而已無尺村 時日小之大之故 形名無數轉輪愈苦 小人貪嗔而自滅 大人浩然而養眞人 無滅無養與藹然呼吸云 王命佩其言
十二月 太輔<于轍>薨 <解明>代之 <解英>左輔 <天亥>右輔 <周德>古鄒大加 封<于轍>爲<長安公>立其陵廟
二年 正月 王與太后謁東明廟
三月 王親行鹿祭于蛇川
四月 太后生王女于蛇川行宮 王與<元平>后禱福禁獵 名女曰<斗陽>公主
征南將軍<于厔> 遣其子<㢞>入報<阿莘>以其舅<眞武>爲<左將>委以軍將大擧入寇 王笑而不答
六月 王與太后行湯井洗<斗陽>公主 畋于明王浦
八月 <眞武>將兵一萬 來侵石峴等五城拔之 圍闕彌甚急 闕彌守將<森連>固守不下 我軍絶其糧道 <武>引歸 王命賞<森連><周槐>等 而貶<于厔>爲左司馬
創白龍ㆍ神林ㆍ宝藏ㆍ金神ㆍ天水 等九寺於國中 及平壤造像築塔 大費民力太后命也
<天明>天后生王女<福山>公主
九月 太輔<解明>妻<棠公主>薨 王臨吊賻以崇禮 公主以<故國原王>女 貞潔有德 行崇神好佛 太后重之 有七子三女 長女<棠門>嫁于太輔<完>封公主 <完>薨 祝髮爲尼 捨身于<阿道> 公主爲尼自此始
王與太后畋于牧山原 頒獸于宗親三輔
十月 下詔國中 求武藝絶倫工材 超衆仙術高等金銀多畜 美色絶妙者赴闕受秩
使者大夫<封太>逃奔百濟
<封太>與<神太后> 情密稙其黨于朝野 <神太后>常言<封太>之忠 可以大用 <封太>又與都尉<周薏>妻<天亢>公主相通 而娠<薏>怒欲斬之 <神太后>令衛士護之 <薏>家人與衛士相擊傷之 王方與<神太后> 宿於山宮 <神太后>奉媚曰 “<封太>師妾之繼夫也 <薏>抗之可 尊其爵 而崇之” 王曰 “<封太>無骨賤夫 敢犯龍陰可誅 不可爵” <封太>聞之 大懼而奔 <太>以淫技事<解>太后 及其崩 抱尸相接以爲通氣 又通于<天明> 及<神太后>人多憤之 至是出奔 國人決之 <封太>言於<阿莘>曰 “少君荒淫無道故 避來聖朝” <阿莘>信之 以爲達率
十一月 命廢頭龍 黜白龍院主<高>氏
<高>氏以<解克>之妾 歷事太輔 自以爲神相與<封太> 表裡作淫事每 以遂祭薦頭龍于<解>太后者也 其母以狐精誘獵戶而生 性奸巧好淫 皃常如少女之美 而不衰 以<于轍><解明>之賢 亦迷於其色 王欲誅之 <明>止之曰 “妖女正以用之 則爲哲女 臣請育之 王乃賜<明>爲婢 以<槥公主>爲白龍院主
永樂四年 甲午 正月 王以<章>太子爲<神太后>嬖人 <天罡>爲其母勸王進之 <神太后>自失<封太>不悅 至是見<章>太子美能堪事 而喜曰 “四時有序物” 拜爲山宮大夫
二月 舅公<解述>薨 <明>之胞弟也
下詔求善牧畜稼穡種樹之人 三十八人 使穀太勸農桑務牧畜于山野人民
弓人<白山>生王子<巨連> 夢有大魚飛天 王見其魁傑 而大喜曰 “眞龍種也” 乃封白山爲公主
三月 王與太后行鹿祭于大川原 宿丹王宮
賜<長安公{于轍}>妃<元陽>公主庄園及神馬 取婢三百口 曰 “岳母太后之次也” 不可不重 使藥師三人看之 王素愛<元平>待<元陽>甚厚 <元陽>恃寵 行威其門 如市不似<轍>時
<杜陽>公主與新羅質子<馬兒>相通 王命幽<杜陽>于大菱院 <杜陽><小獸林王>女也 <天亥>妻<菱>氏生 而獻之 爲龍院<女+白>子 與<馬兒>會於舟中 而悅之 太后謂王曰 “情洽而悅之 何苦幽之 不如放 而任之” 王曰 “將欲施之 以思也”
四月 王幸<伊弗蘭寺> 飯僧葬先王于<故國壤>
<阿莘>以<腆支>爲太子 庶弟<洪>爲內臣佐平
七月 <眞武>等來侵水谷城 <于厔>逆擊大破之 餘寇夜走
八月 命<祖奇><解放><馬回>等 築國南七城 以備濟寇 初王銳意南征日夜鍊兵 至是王與<元平>夜醉於<元陽>宅 命諸女裸舞於前王 樂甚謂<元陽>曰 “岳母愛我 而從我 岳父愛我 而諫我 岳父在朕安得至此” <元陽>曰 “妾夫常言 陛下年少 而好勇若能隨機 而納言 則必無歸矣 陛下今言足 爲納言之機妾可一言乎” 王曰 “可” <元陽>曰 “聖陽露 而無隱故 好攻而必敗 妾陰內守 而應戰故 雖弱而必勝 今西北有燕及契丹 南有百殘任那新羅 若欲盡攻則是一陽敵氣陰也 勞而敗矣 莫若築城自守以逸待勞 則必無不勝” 王大笑 乃有築守之意召還<于厔>云爾
九月 太輔<解明>薨 <解英>代之 以<解信>爲左輔 <信>固讓之曰 “臣踈於政事無 以爲輔” 王曰 “<解玄>王子惟大父 而已不可辭此位也 臥而治之” 以<奉豪>爲山宮大夫
王與太后畋候山原
十月 大壤宮夫人<乙>氏薨 <美川王>弟女也 初爲<聂>太子妃 生<大壤公><榷> <聂>薨 改嫁于<解克> 生<解放>等七人 <克>薨捨身于肖門寺 與<順道>相通生女<迦良> 遂爲寺主 至是薨 王命分骨于兩陵用夫人禮
◎ 永樂五年 乙未 正月 王與太后宴<神太后>於天原宮 命玉人刻<天原王>陰陽像
二月 長安宮上夫人 <元陽>公主薨 <元陽><周太后>所生<解玄> 美而賢善事 <解太后>如母 寵賜甚多 王太子時 <元陽>與其季女<元平>享于其園 而得太子寵及卽位封爲上夫人 王累幸其宮 <元陽>與諸少女粉飾 而薦枕不以老辭 常言老陰能保艾陽 王信之 益愛之 及聞喪親自執喪諸儀 一如后禮
王與太后洗王子<巨連>于天水 封<白山>公主采地 賜神馬奴婢五百口
三月 行鹿祭于神林川
八月 <眞武>來侵 王親率七千兵 戰於浿水上大破之 虜獲八千餘級
九月 王畋于國原頒獸行弟
詔宗親子弟 皆習武藝 勿惰荒色掠民財
十一月 復以<高>氏爲白龍院主 <高>氏得罪而後媚於<神太后> 納十二金人于<神太后> 自言能知兵事 先事而禳之 至是<眞武>軍七千人 將侵我國渡漢水次靑木岺多凍死故 回軍而去一如<高>氏言 帝奇之 命復其爵 時人目之以得時妖物
◎ 永樂六年 丙申 正月<那密>遣其太守<宝馬> 納其女三人 請還<馬兒>不許
太后生王子<榻> 王大喜 賜酺中外 <神太后>入賀太后宮 王與<神太后>宴<天>氏<解>氏
三月 王與<西山>后行鹿祭于白馬河 使者<卓食>諫之曰 “天子無與無骨女祭” 天王怒曰 “爾以<解太后>女無骨 而辱吾后乎” 命笞之 <西山>諫之曰 “以妾之故笞上臣 恐以陛下爲好色 而恧賢妾不忍焉” 王嘉之貶<卓食>爲<西山>宮奴
<白山>生王子<柙進> <白山>爲小后 加奴婢沐邑
五月 王與太后洗<榻>于天水 引船於神林川三日
<阿莘>質其子<腆支>于倭
七月 王與<元平>后入丹王宮
<阿莘>大閱兵于漢水南 王率水軍伐<阿莘>受降而歸
九月 <元平>生王子<樍>于丹王宮 賜酺中外
◎ 永樂七年 丁酉 <西山>后與王受元朝 賀于明堂 太輔<英>欲諫 左輔<信>止之曰 “<西山>有天子氣 不可犯” 右輔<亥>亦與<西山>密通止之 <英>遂稱疾而歸
二月 王以<解信>爲太輔 <天亥>左輔 <周德>右輔 加<解英>爲<牛林公> 封<英>妻<方>氏爲夫人 以不臣 王疾<英>侮<西山> 而假尊以奪其位 <神太后>謂<英>曰 “成功者去無殆 吾族” <英>乃與其妻歸牛林 以釣獵娛志 妻亦自汲而炊 人皆賢之
三月 <杜陽>生<馬兒>子<鬲中>
七月 <天陽>生王子<杞> 賜酺中外
九月 王畋于蛇川原 太后追入行宮而邀王
燕以<高雲>爲子 而將封于遼東 命<解猩>等備之
十月 魏拔中山 取燕王宝女 去珍宝圖書皆歸魏 王常問於<順道>曰 “秦崇佛而亡 魏崇仙而興 佛力恐不及于仙” <順道>曰 “苟有可亡之狀 仙佛何有力哉” 至是愈傾于仙 命<高>氏與<蕭馬><奉豪>等 增修三十六院
十一月 命復行頭龍
◎ 永樂八年 戊戌 二月 <阿莘>以<眞政>爲兵官佐平 <沙豆>爲左將 <眞武>無功 <眞政><沙豆>乘間譛之 <政><武>之庶弟 <豆><阿莘>寵女之叔也 <封太>結此二人爲王師
三月 燕<蘭汗>弑其君 <宝>而自立 <阿莘>築雙現城
四月 右輔<周德>以病免 <解猩>代之
五月 元始<神太后>崩 葬於<天原陵> 仙巫會者三萬人 彩帛七百車營陵凡二十年
八月 <阿莘>引兵之漢北柵將犯境 夜大星落于營中 有聲如雷 <沙豆>欲禳而行<阿莘>曰 “天意可畏” 乃止之
九月 王與太后畋于候山
<太乙>公主與<章太子>相通生子<太章> 乃以<太乙>妻<章太子> 命置宮及官
◎ 永樂九年 己亥 正月 太后生王女<光陽>于伊弗蘭寺 難産 王命笞祈禱僧五人 魚人進氷鯉于太后 賜姓<朱魚>氏
九月 畋于蛇川原 <阿莘>大微兵馬其民苦之 多奔新羅
十二月 倭伐新羅 新羅請救
◎ 永樂十年 庚子 正月 命<解橡>率步騎五萬 往救新羅 王以南方多事 命<宙及>往燕 見其主 <盛>欲定國界 威知我無備 自將兵三萬 使<熙>爲先鋒 襲取新城南蘇坧地 七百余里 徏戶五千而去
三月 魏以<宝>女<慕容>爲后 祀其金人
七月 以<馬回>爲新城太守
十二月 魏立仙坊 置博士練丹
◎ 永樂十一年 辛丑 正月 王與太后幸溫湯
三月 命庶兄<頭滿>如卒本代行鹿祭
五月 王與<榻太子>謁<神太后>陵 新羅入貢請歸<馬兒> 許之
八月 燕<段璣>弑其主<盛> 將軍<慕容拔>等平之 太后<丁氏>迎其嬖<熙>爲繼夫 <熙>乃弑<盛>弟<元><定>等 <丁氏>不能禁
九月 王畋于大川 宿平山行宮 <解太后>及<解玄王>聖地也 初平山人<解熟>家 饒富築臺於大灘之上環水而居之 夏夜有龍女 脫魚衣於岩上 而浴之 <熟>襲而娶之 生<大玄>故 脇下有鱗紋 <熟>弟嫁將軍者寡而歸 居園中養群魚 夏月浴於岩下 有大瀨出水逼而淫之而娠<熟> 乃復嫁于將軍之叔父 而生<大發>故 其莖如㺚子疾捷能於水
◎ 永樂十二年 壬寅 四月 命<祖奇>攻宿軍城克之 <慕容歸>棄城而走燕 以歸爲平州刺史領我失地 至是皆復
新羅以<馬兒>爲君 遣使入貢
六月 太輔<解信>薨 <天亥>代之 <信>能於仙佛 愛人下士律身以淸 爲政以簡 國人賢之 年至七十二 而未嘗有疾 至是與其妻<槥公主>避暑于平山 而薨 人以爲羽化而祀之
<周德>左輔 <解猩>右輔 <沛可門>大主簿
七月 王幸大菱院 宴<周安公>妃<大菱氏> 祀菱池神 賜<菱>氏父老爵有差
九月 畋于蛇川
◎ 永樂十三年 癸卯正月 左輔<周德>卒 <穀太>代之
<白山>小后生王子<瑚> 王爲之撤肉跣禱 太后諫之曰 “天子不可以小子行素飾躬” 王曰 “均是汝血 何言大小” 乃進<白山>爲后 宴太后及<西山>后
二月 <牛林公><解英>薨 <英>有智略善兵事累立大功 與<神太后>同父 而異母 常諫<神太后>僣德 <神太后>畏之曰 “吾弟倉公之孫也: 盖<英>母<倉氏>乃<倉助利>之孫故也 <英>嘗言<西山><白山>非骨女 不可爲后故 <西山>密奏<英>樹黨潜圖不軌 王遂踈之 至是薨年六十七 國人哀之立祠
三月 王與太后行鹿祭于龍山
<阿莘>以倭爲上國 迎其使甚敬 不平者逃歸于新羅 <阿莘>怒求之 <馬兒>不許
七月 <阿莘>攻新羅一牟城不克
左輔<穀太>妃<海陽公主>薨 <穀太>哀悼而卒 乃以<解猩>爲左輔 <于厔>右輔
九月 畋于候山
十一月 <牛藏><沛茀>頭龍
◎ 永樂十四年 甲辰 正月 王與太后謁白㺚陵 立大㺚神廟 命玉人 造聖像白㺚<解發>王陵也 與母<獺>夫人合葬之故曰㺚陵 陵在大川之上 水勢甚壯 王與太后浴于川水 水自溫而沸故 亦沸流陵
二月太大兄<方賓>卒 <賓><式>子也 母<高氏><解太后>母也 <賓>恭儉不喜權勢隱居龍山 而不出精於神山 王惜之 命以右輔禮葬之 其妻却之曰 “非吾夫之志也” 王欲立石而紀 其妻又却之曰 “眞人貴無名” 王歎曰 “是姿吾國之寶也”
三月 王與太后及<榻太子> 行鹿祭于平山
以<沛夏><方退><新洪>爲別駕使者 <夏><可>之子 <退><賓>之子 <洪><銊>之子也 皆從鹿祭獲多 王爲<榻太子>除之
七月 行<解克>大祭于白馬河 命白龍院主<高>氏主之 賜金銀玉帛雜幣無數
九月 畋于龍山
<周安公>妃<大菱>氏薨 年六十三 以<天亥>妻<菱>氏爲大菱院主 襲其珍宝
十一月 命<解放>等 率師五萬伐燕
◎ 永樂十五年 乙巳 正月 燕主<熙>與其妻<荷>女 侵遼東城 太守<天益>與城主<葛友>力守甚危 <益>乃親自上城 冒失石而督之曰 “吾等受國大恩 雖死不可棄城” <友>拔釼大呼曰 “舅公如是 誰敢後之” 乃當前斬擧城者 於是士氣大振 <熙>軍不能進 <熙>將士請火攻<熙>曰 “朕與皇后將同輦 而入城按驗府庫 勿爲火攻” 以是少緩城中備<益>嚴 <解放><馬回>等 引軍救之乃大破<熙>軍 獲其兵仗及士馬
三月 王行鹿祭于烽山原
命王弟<明福>太子 使東扶餘娶其女而歸
五月 大主簿<沛可門>卒 <可門>有治貸之才 其妻<馬>氏爲王乳母 <可門>以故入爲侍側之臣 終始盡忠 而卒 王惜之 右輔禮葬之 <馬>氏年穀布帛
<阿莘>疾作白氣如匹練起 其室西久 而不滅 巫以爲國將大亂 恐我襲之 命備邊防
九月 畋于候山原 祭<倉公><祖公><蕭公>
<阿莘>死 其弟<碟禮>作亂 殺其兄<訓解> 而自立 倭以兵百人送<腆支>聞變 與其妻<八須>入海島中衣之 國人伐<碟禮>而殺之 迎<腆支>于海島爲君 <腆支>乃封漢城人<解忠>爲達率 以其率先告急于海上故也
習射于南臺取精士三百人 屬<巨連太子><柙太子><杞太子><樻太子><椧太子><檀太子>爲六衛
十月 牛林宮夫人<方>氏薨 <賓>妹也 淸貞有德 自<英>薨後 祝髮守墓 奉橡如生 朝暮禀之 太后賜以金帛皆辭 而不受 其居如道寒士淡無虛埃 王命以上夫人禮葬之
十一月 <解鮕><室麟>頭龍
◎ 永樂十六年 丙午 三月 置六衛子弟供所
王與太后<榻>太子 行鹿祭于丹王宮
四月 築仙臺于神林
七月 旱蝗
十二月 <慕容熙>襲契丹 至陘北 仍棄輜重 而輕兵 襲我木底城 其軍行三千余里 士馬疲凍死者相枕 <馬回>迎擊大破之 得其兵仗無數
◎ 永樂十七年 丁未 二月 增修宮闕 發中外壯丁三萬人 赴京師大使者 <葛倫>諫 “歲饑而民無食 不可與土木” 王曰 “太后年高 不卽修之 將何及其勿言也” 盖太后欲新宮闕 而且修天原王山宮故也
五月 <于厔>以病免 <解橡>右輔
漢山反與百濟 及倭掠帶方南地 命將軍<祖奇><葛武>率步騎五萬討平之
七月 王與太后南巡 至馬灘 祭燧神遊神山 而還 以王女<斗陽公主>妻王子<巨連> 王夢見黃白龍相綿俄 而爲<斗陽><巨連>奉王及太后於肩上 而舞之 太后亦夢與<巨連>相婚生龍 乃以<斗陽>妻之
九月 畋于國原
以<解竹>爲將軍 守漢山 <竹><英>之子也 勇而有智 <祖奇>力言 可以代已許之
十月 立瓊叢府 以爲王子王孫王弟王侄 修道之所 紫仙樓爲王女齊所
◎ 永樂十八年 戊申 三月 燕<高雲>弑<熙> 而立遣侍御使<李拔>告喜 請叙宗族 王許之 命<天國>答使之 初<東川王>裔孫<高和>爲<皝>所擒 而入燕 <和>母美爲<慕容與尼>妻 <和>取其弟女生子<涇> 家靑山尋 嗣<與尼>之後<雲><涇>之子也 美而善武藝 <宝>愛之 以爲子 至是<熙>哭其妻<荷>女 抱尸長淫營葬太奢多迫 群下人心動亂叛臣<馮跋>等 乃推<雲>爲主 而殺<熙>請和
王與太后 入丹王宮 命<巨連太子><斗陽公主>行鹿祭
北部大使者<祖褙>卒
五月 王西巡 至平郭海 而歸 賞將士二百人
封<天亥>爲<亥原公> <亥>妻<菱>氏上夫人 <天益>爲<益原公> <益>妻<槥門>爲中夫人 <聰太子>爲<大原公>妻<丹山公主>爲中夫人 置宮官及奴婢
九月 畋于候山
十月 <沛夏>爲將軍 母<馬>氏爲夫人
十一月 <萇江><泉成>頭龍
命新羅夫餘末曷契丹 納其君女于<榻>太子宮 以備媵宮之制儀
◎ 永樂十九年 己酉 正月 王與太后入溫湯
三月 命<榻>太子行鹿祭于美川原
<馬兒>女<金>氏年十五 <好連>女<玉>氏年十四爲<榻>太子媵妾 迎<天亥>女<亥>氏爲太子妃
四月 以<榻>太子爲<嗣太子> <巨連>爲<亞太子> <巨連>辭 以母微王曰 “汝年最長 而孝友 可以托大事 汝弟雖弱 汝能輔之 則朕何憂乎”
五月 行<神太后>大祭 太輔<天亥>以祟薨 王痛哀之 以<解猩>代之 拜<天益>爲左輔 <天亥>明美精敏善於媚上 四朝寵遇甚隆 早登台位 威行內外 而貪在猜人與弟 <天益>不睦 至是得風疾彌月 而力疾行祭 王命<益>代之 而不聽 而上壇遇暴風 而倒因不起 王命以王禮葬之
七月 命<方退><朱連><于垢>等 築國東禿山阿山象期發峴斗婁䧳尾六城 移平壤民戶
八月 王南巡 至平那山遇賊而還
命公卿大夫 各納女于太后宮 王縱色日進 新女于九后之側 後宮甚滋
九月 畋于延山原
太輔<解猩>薨 <天益>代之 <犬壤公><石忠>左輔 <犬壤公><聂>之庶子也 其女<方>有寵於王故 驟拔之 襲封<犬壤公>以其家 弟<權>改封<犬河公>
以<解猩>妻<陽平公主>爲<天益>妻 <解猩>畏<天>氏之威 使其妻<陽平> 媚事于<天亥><天益> 生<益>子<散> 至是自願<益>妻 王親行媒禮賜以金帛財宝 <猩>薨終三日 而行婚 <解>氏子弟多不平言 <陽平>曰 “此非吾志也 乃前夫之遺命也”
十一月 以<西山>后爲白龍院主
十二月 王入山宮 使<榻>太子 烝於太后及<白山>后 太后諫之不聽 太后泣 而從之 王不悅單騎出獵 太后追之 尋雪跡 而至蛭浦相逢 而泣訴之 王乃解抱后 而還 王欲射雙鵠 太后止之曰 “勿害雙” 後人名其地
◎ 永樂二十年 庚戌 正月 王尊太后爲<天罡太王> 自爲<國罡太王> 以<榻>太子爲<人罡小王> 行三王會于溫湯 命<木+成>太子率道士 行法祈福七日
二月 命<沛夏>伐扶餘 虜其君 分其地爲郡村 初扶餘君有寵妃<秦>氏美 王命納之 而不聽故襲之 <秦>氏與其君出奔至霜浦 追兵將至從者皆散 <秦>氏乃亦身負君渡河爲氷角所觸 而不能行 隱于野積中 追騎獲之 獻於王 王壯之問其所欲<秦>氏曰 “願無<爿+弋>昏君” 王許之 納爲後宮 每以夏月 命負王渡水故 人稱負宮
三月 <榻太子>行鹿祭于蛇川
左輔<石忠>薨 <于厔>代之
五月 王謁天原陵 以<天肅><天國>爲太大兄 <周薏>爲大使者 賜<天>氏祿有差
九月 行<解太后>大祭
十一月 行獸林王大祭
王幸益原宮 宴群臣 命左輔以下皆壽酒 <于厔>恥年高而稱疾不赴 王怒謂<元平>曰 “汝兄無道侮我舅公” <元平>令人力疾而來 王竟免<厔>而<橡>代之 <于陽>右輔
<于澤><菱宝>頭龍
◎ 永樂二十一年 辛亥 正月 命<榻太子>與<白山>后受朝 王與太后如溫湯
命<巨連太子>順行西北勞將士
三月 <榻太子>行鹿祭于龍山
<天益> 以其女<枘博>爲<榻太子>妃封公主
五月 王與諸后出遊神林川 遇雨怒笞仙臺博士造日 毁神林像
益原宮上夫人<槥門>薨 王以助舅公有功親行其喪 一準小后禮行之
以駙馬都尉<周薏>爲漢山太守 <解竹>爲遼東太守 尙<神林>公主授駙馬都尉
右輔<于陽>以其少女妻太輔<天益> 初<于陽>內附于<天益>累迎于水閣而享之 <益>遂通<陽>妻<棠柏>氏及其少女 至是其女有娠 乃請于王而娶之 王封其女爲<于棠>公主 賜婚具香車神馬 <陽>以其水閣爲女宅
七月 會博士於平山設齊
以<方澤><馬輝>爲侍御使 <葛倫><蕭泰>爲東宮大夫 皆使者之職也 是時始用此名
<犬河公><權>迎<天益>而宴之失火 王命內尉軍救之 親立于火光中督之火滅
八月 詔令採藥能得仙芝不老草者重賞 珍禽異獸者次之 令藥院掌之
九月 畋于達山原
末曷進貢海豹膃豚雪衣等物二十八事 命藏御府 王問府大兄曰 “古有豹皮大鏡藏之于府 朕未見之今 何在” 大兄<朱弗>曰 “豹鏡系是神器宜在祖廟不在府 乃搜廟中不得 乃往來本求之廟主<柯耶般>奏曰 ” 聖人不作不宜作此鏡 東明之鏡無傳焉 疑爲燕人所掠而去“ 王大怒命有司做豹鏡 鏡飾以黃金宝玉象 天則地藏之神院
太師<蕭馬>等 上言造豹皮大鏡宜立正見神廟 乃命<多寵><高游臣>等 採古記立象創廟
十一月 <魏勒><蘭貝>頭龍 <蘭貝>者燕<蘭汗>之族也 逃歸于我而生有美色 王寵之不期采之
以<沛夏>爲鎭南將軍國原太守
永樂二十二年 壬子 二月 <馬兒>遣其子<宝海>入朝貢宝玉眞珠珊瑚等物十七事 王拜<宝海>爲大兄 從臣<武謁>爲使者 賜宅居之 一如<馬兒> 時太后以是年是月庚申朔生故 有大福筵也
三月 <白山>后生<榻太子>子<瓊> 王賜酺行赦停鹿祭
<蕭馬><倉明>等尊太后爲<妙太王玄元夫人> 王爲<好太王明元道士> <榻太子>爲<小明王玄明道士> 築壇致齊七日 王與太后太子受黃籙 是日 晦㝠不辨天地 <蕭馬>以爲天地會合陰陽升降大吉之兆 王善之
五月 行國壤大王祭
建集仙院 迎仙臺衆香樓等十七園 區劃仙坊以奉供之 仙風大振 以<福明>公主妻<宝海>
<長樂公><頭曼{頭滿}>薨 王痛哀之 葬以王禮 <頭滿><于轍>之甥也 <天亥><天益>勸王除之 以爲<于>氏將欲立<頭滿> 王疑之 不任兵權 然友愛不泯供之 以廣園侈宅充之 以珍味絶色以娛其心 累幸其第享之 凡有外夷貢物皆送之 王嘗謂<頭曼>曰 “外人離間吾兄弟 而朕不信之 凡宜自守無使人疑” <頭曼>曰 “弟王之心 兄已知之 復何疑乎” 遂相抱而笑 王以<頭滿>女三人皆爲小后 而祈生子曰 “天命若在兄可爲天原王” <頭曼>曰 “世人但知王貴而不知王兄之樂” 王無爲世人言 王嘉之 及平扶餘欲封爲扶餘王固辭之 不于政事 亦不收拾人心 而內多隱德逸行國人惜之曰 “王兄崩矣”
七月 王與<元平>臨<于莘>祭 祭主<于厔>泣奏曰 “臣祖<莘>事<解玄王>至誠 冬月致山藥人所其知 臣父<轍>嘗奉<天原王>渡河 王見五色魚 欲得之 臣父流河而得之 幾危而生王嘗言 吾兄忠我子孫 勿望今舅公無故 疾臣而欲殺之 臣所以泣也” 王惻然久之曰 “<于>氏<天原王>之舅家也 <解>氏皆王 而<于>氏未及朕之過也” 乃追封<于達><于莘>爲王 襲封<于厔>爲<長安公> 仍賜舊宮居之 <天益>不悅
九月 王畋于黃山原 得猿鹿命放 遂罷獵而歸 不豫太后憂之 命<天益>與<榻>太子監國 <天益>乃使其子<天槥><天雄>分掌內尉軍 命罷六衛屬之
白山人獻不老草狀如童子 <白山>后烹之 令<巨連>太子嘗之 <巨連>飮之 發熱假死食項 王疑其有毒 命囚獻者 獻者曰 “靈藥有兆 而發也 若有毒 則臣請飮其餘而死” 王乃命飮之 亦發熱 而死一日而起 王異之 命求之不得
十月 王崩於丹王宮 太后號哭不忍發喪 命道士等 修齊祈禱 諸王子多不知之 至長春元年九月始藏陵立廟
<榻>太子荒淫大亂 <天益>自爲<安國君>攝行王事 以<犬河公><權>爲左輔 流<于厔><解橡>于外
<天益>以<白山>后爲已妻 起臥於后宮 而視事 <白山>媚事之 命<巨連>等父事之
十一月 太后移王喪于大神院
<榻>太子與<天明>后行燧祭 以<泉福><馬燕>爲頭龍 <天益>與<白山>后主之
永樂二十三年 {癸丑} 正月 <天益>自爲<益原王> 以其妻<槥門><陽平><于棠><權氏>爲后 改<槥門>陵爲高陵 置官屬大營之 太后及<榻>太子不能禁之
二月 <天益>廢<榻>太子 爲枘博都尉 以其子<天槥>爲太子 逼太后爲天后 太后曰 “汝治天下足矣 何用老物 吾可與<榻>兒老於㺚院” <天益>不許之
三月 <天益>與太后 行鹿祭于蛇川 宿行宮 太后見先王 手種莘第黃花滿發鳴咽下淚 時<巨連>太子 以<白山>子 媚事<天益> <益>愛之 以爲己子 拜爲侍御使 常侍左右 見太后悲傷密謂太后曰 “臣爲母后願刺舅公而死” 太后止之曰 “汝有<斗陽> 何敢自輕姑 待天命可也 <天益>雖荒 亦吾弟也 可忍殺乎” <巨連>不得已止之 不禁淚下 太后抱而拭之曰 “<榻>兒柔弱 不能制下 汝可謀行大事以安朕心”
五月 <安樂公><小滿>與公子<彌>起兵討<天益>不克而逃末曷 <天益>命末曷獻之
七月 <巨連>太子妃<斗陽>公主 禱子于大菱院 泛舟白馬河 將向龍院 <天雄>䦨舟而躍入之 <斗陽>曰 “兄何無禮 若是” <雄>曰 “汝父死王 吾父生王 汝尙微我乎” <斗陽>曰 “我非微兄 乃爲其夫也” <雄>不聽强濡之 <斗陽>恥之 欲投于水 <雄>使其徒護而歸之 <巨連>聞之 大怒訢於太后 太后乃以密詔招遼東太守<解竹> 新城太守<馬回>討<天益>
<犬河公><權>薨 <于陽>左輔 <解柱>右輔 <新洪>羽林將軍 <天雄>左衛將軍 <巨連>右衛將軍
九月 <解竹><馬回><周薏>等起兵討<天益> <益>命<新洪><巨連>伐<解竹><馬回> 命<天雄>伐<周薏> <巨連>使人告<新洪>曰 “天下者 吾父之天下也 今舅公强太后而自立 天下共起伐之 當此之 時將軍若能杖義討逆 則共享富貴” <洪>諾之 遂回軍圍<益> <巨連>馳入太后宮 奉太后使<平>太子論<天益>降之 <天益>乃誅其奸臣<茶夫>等 而膝行諸罪 太后泣謂<巨連>曰 “<天益>雖有罪非其本心 不忍加誅” <巨連>乃從太后旨 廢<益>爲庶人 囚于太伯山 悉捕其黨誅夷之 <巨連>欲迎<榻>太子立之 <平>太子說太后曰 “天命在<巨連>宜立之” 太后乃與<巨連>謁祖廟 而欲立之 <巨連>固辭不聽曰 “小王在臣何敢立乎” 太后曰 “吾子暗弱 不能爲政 汝其代之 以安朕心” <巨連>乃與太后詣神院 占之得吉
十月 太后矯先王遺 命立<巨連>爲小王監國 尊<榻>太子爲<人岡大王> 乃發先王喪 以<于厔>爲太輔 <解橡>左輔 <解放>右輔 <平>太子爲<靖國公> <解竹><馬回><新洪><周薏>爲靖國將軍 賜食邑銀印 奉叔父<小滿>及公子<彌>還都 <小滿>爲<正位君> <彌>爲<周義公> 分賜<天益>奴婢
封<章太子>爲<信陽公> 初<天槥>納<章>女<勝章>爲妃 又通其母<勝吉> 以<章太子>爲其大使者 及<巨連>擧事以爲通謀而欲誅之 <勝章><勝吉>力救之 及<天益>敗 <天槥>引其手兵與其<天雄> 走保海島 及沿邑將不測 <章太子>乃說<天槥>以大義歸順 太后命皆許爲邊宰以安其心
以<方滿><解崇>爲侍御使 <柙太子>爲大使者
十一月 太后與<榻太子>行燧祭 以<太章><馴燕>爲頭龍 <馴燕>者燕人之女也
命設部曲相規法察人奸細
<榻太子>與<白山>后如溫湯
以<多多山>爲右衛將軍 <多多山>沈毅智勇 爲<巨連太子>衛將 凡十年 多輔功 至是超遷爲將軍 左衛將軍<新洪>恥之 欲辱之 <多多山>乃使其妻 詣新府稱臣委質<洪>乃解而易之 人以爲<多>氏之昌由是
十二月 太輔<于厔>以病免 <解橡>代之 <解放>左輔 <小滿>右輔
小王妃<斗陽公主>生小王子<萐>
以<平太子>爲羽林將軍 小王自爲三軍大將軍 與太后巡閱三軍 以<多多山>子 <房>爲內裏小兄 妻以太后奉禮 賀來<房>長於小王宮中有寵
永樂二十四年 正月 太后與小王受朝
<長安公><于厔>薨 <厔>愼重持大體 而有抑强扶弱之風 士多歸之 <天益>忌之黜外 人皆惜之 未幾與<馬回>等起兵討<天益>入爲太輔 將有爲而病 王痛哀之 厚葬之 賜其妻<美>氏年穀 封子<㢞>爲<長安伯>瓊叢府大兄 <跡>爲巡訪使 <耽>爲鴨綠守 <耽>母<葛>氏爲<萐太子>㑄
二月 以<西山>后爲奉<殯太后> <天明>后爲奉<神太后> <天陽>后爲奉<法太后> 掌陵園祀事
小王與太后<斗陽>謁<榻太子>于溫湯 <枘博>抱小王於密室泣訴 <天益>之寃 有婢告于<榻> <榻>疑與相通手擊 小王曰 “汝通吾妻 吾亦當通汝妻” 欲掠<斗陽> <斗陽>以義責之 <榻>不聽怨色 益彰小王 乃目<斗陽>和而解之 <斗陽>出謂太后曰 “<榻>肖母而好淫 恐不能久” 太后怒曰 “汝與小王先歸好爲朕 當在此匡<榻>” <斗陽>謝以失言而太后怒猶未釋 小王乃露<斗陽>大股笞之 而又自笞其股曰 “我肉苦知汝肉之苦 況太后之心苦乎” 太后乃泣抱小王 而止之 小王遂與太后先歸 命復<天益>爲<益原公>迎歸舊宮 還其妻<于棠>及<權>氏 初<多多山>圍益原宮 宮女多歸<多>氏 <于棠>亦娠<多多山>子 <天益>怒而棄之 乃命<于棠>爲<多多山>妻 賜宴宮中 <于棠>請建新宅於于陽園中 許之 <于棠>悉復其奴婢出入如古 時<多多山>不能禁之 乃奏於小王曰 “臣妻少而愚出入如古 不知僣濫 臣不能禁 罪當伏法” 小王曰 “汝乃朕之股肱也 何有僣乎 <于棠>本公主也 汝可爲駙馬都尉” 乃授印綬 封其前妻<溫>氏爲下夫人 卽<房>母也
三月 <榻太子>崩於溫湯 王與太后如之 移柩於大神院 <榻>太子與諸后 及妃殯 荒色無虛日 氣盡而崩 或云 <榻太子>忌小王累使<白山>后獻鴆于小王 <白山>不忍之 反以其鴆置於<榻太子>食中 或云 <白山>泣告于<斗陽> <斗陽>奪其鴆而中<榻太子>九重之事 有不測但聞溫流肥膩 後人名其湯爲太子井 祀太子及<白山><斗陽>三神
小王卽位於明堂 大赦改元長春{414} 以仙臺博士<多龐>爲侍御史 督行百官 朝禮王沈毅有大志愛人下士 善於弓馬 嘗微服巡行軍中 見小卒運大木而親自步水而助之 人不知其爲王 及侍御史追至一軍皆驚服罪 王笑曰 “朕與汝等同甘苦 汝等何罪” 乃賜其卒衣酒 軍皆感泣
天罡太后紀
太后<天原王>女也 母曰<解>氏 將軍<發>之女也 <解>氏世居平山 祀㺚神人 以爲平山院 與<菱>氏之大菱院 相上下男女之信奉者 歲以萬數 致貨累鉅萬 <解>氏出於<解慕漱王>世爲將相 後世得人譛誅降爲刑臺吏世襲之 多活人命 時女人盛襄而投脩淵中 <于太后>時 宮女多以妬入水 人皆怨之 使者<于惠><于太后>之遠族也 奉太后命載十七襄 而將投水 聞<解>氏之仁 至大川刑臺置酒命臺 吏享木魚 魚熟則投襄 吏知其意 開襄方十七女皆美色也 使促魚熟而魚未熟 而大醉而睡 吏以沙實其襄而沈之 十七女皆爲<解>氏婦 最美者爲吏妻生子名<熟>{216.00} 自是<解>氏多産美子女 <熟>年六十五 而得<龍女>生子<大玄>{280.00} <熟>與<大玄>皆有人望 入爲大府大兄 <熟>女三人皆以美色 入<西川><中川>後宮 <烽上>愛<大玄>之美 納爲枕臣 <烽上>敗黜于外 人多危之 <大玄>散財結<周>氏 得無事 先是 <熟>妹嫁於<于惠>爲妾 生三子 而<惠>卒{255.10}歸居平山園中 與<㺚神>合而娠 <熟>以其無夫而娠爲不祥 復嫁<于惠>之庶叔<嵬>{256.04} 有神告于<嵬>曰 “生子當<大發>” 乃名<大發>長<大玄>{二十}五歲 而<大玄>母<龍女>愛之 <熟>卒{289.03}納爲繼夫 生子<龍發> 乃<發>之父也 <龍女>謂<大玄>曰 “汝兄弟皆可爲王父 而汝弟<尢>貴” 後果然<大玄>之子<玄>皃絶美 馬將軍<方象>監馬于大川 見<玄>而奇之 召而賜食 知其母寡爲<龍發>妻 <龍發>初妻<解>氏 與<玄>母<馬>氏相妬 <玄>欲與<馬>氏出居 <方象>大喜 乃奪<馬>氏爲妻 <玄>隨爲其子 <方象>愛之飾以女服出入從之<美川王>與<象>會獵 見而美之 納爲枕臣 年才十六也{318} 寵日加<玄>妹及母亦召入宮 時<發>母<解>氏卒 而<龍發>欲復迎<馬>氏 <馬>氏乃謂<玄>曰 “汝父戒我無適他人 <龍發>當大貴云 我當再歸” <玄>乃訴于王 而歸之 <方象>不能禁之 年十八<玄>{320.00}與<周太后>密通約爲三生夫婦 <美川王>知之 以黙許之 爵<玄>以內裏大兄 <馬>氏<龍發>皆以<玄>貴<龍發>愛<馬>氏所生小子<馬發> 命<發>出居大菱村 盖<發>之舅家也 <發>自菱村歷馬岩涉大川日詣㺚祠 馬岩村<葛長>者女亦日詣㺚祠 遂相悅而伴往來 馬岩山中有丹王窟 荒不修 二人避雨入窟 遂相通 而生女卽太后母<解>氏也 <葛長>者怒 野合而生 嫁其女於<馬>氏兄子<馬欠> <發>憤之 欲自刎 時<倉公>孫女早寡爲菱院明巫 見<發>而心慕之 欲得相合 一日<發>冒兩入院 自禱於廡下 面有大殺氣 <倉>大驚暗追而下之 <發>自懷出刀欲自刎 <倉>走抱止之 <發>見<倉>之美 勝於<葛>氏 乃伴言曰 “吾慕君 而不得故如是也” <倉>曰 “吾所願也” 遂爲夫婦生子<英> <小倉公>以<發>微賤 不許同居 <倉>氏乃與<發>逃匿于<玄>家 <玄>奏於<周太后> 拜<發>爲馬軍頭衛 命<小倉公>迎爲婿 <倉公>不得已許之 及燕<皝>入寇 <發>先期整馬護王及太子 以功進拜郞將 <玄>知<發>將貴 表裏相助 <馬欠>死於<皝>亂 携<欠>二子 及<發>女<解>氏而<葛>請歸於<發> <發>問於<倉>氏 <倉>曰 “<葛>乃我恩也 願同事君” <發>乃以<葛>氏爲副妻 <葛長>者悔之折其産 而許之 旣而<玄>女<解>太后 執國抦 <玄>入爲冢相 <發>總執軍事內外相輔 天下之權漸歸於<解>氏 先是<大發>母生<于惠>子<卓> <卓>生子<京><達>生子<莘> <莘>母<朱>氏早寡而美 <玄>通之 <莘>事<玄>以兄 情若夫婦 <莘>妹亦與<玄>通 <美川王>聞<莘>妹之美 命<玄>同入山宮受幸 <莘>妹曰 “妾以<玄>爲夫故 從<玄>事 王今以王爲夫 不可復歸於<玄> 願守山宮以待恩” 王感其言 納于后宮而生<天原王> <美川>崩 又婿於<故國原>生<棠><槥>二公主 <周太后>妬之 將投於水 <玄>先事告<莘>妹逃匿于山宮 <莘>及<朱>氏亦皆避禍 及<周太后>被執于燕 <玄>以<莘>妹逃在于已告之 時王已愛<玄>女 命<莘>妹爲<玄>妻 <天原>亦長于<玄>家從母 命常呼<玄>以父 <玄>女<解太后>愛之如己弟 勸其夫王爵之 而立宮置官 <天原>常與<發>女好交遊或終日不相離 <發>謂其妻<葛>氏曰 “汝與我曾如彼 而汝父不仁 吾深恨之 吾將任女所爲汝亦方便之” <葛>氏諾 乃置園中淨堂 而藏其女 一日<發>夢見黃龍含<葛>氏而上天 在淨堂之屋 脊驚起步 入花鳥弄春惠日遲遲 <發>潛身而伺其內 見<天原>交在女腹興高 不知人來 <發>大喜 欲告<葛>氏 <葛>氏亦晝寢夢 得丹大吉 可以告廟行吉 遂備禮味而待之 <發>女與<天原>羞見父母 <發>撫之曰 “吾所以養 汝以待今日也 汝等必生貴孫 可沐浴而禱子” <天原>乃誓不棄而娶之 是歲除生后 有異香觸鼻 天降聖人 理所固然也 翌年<天原>進爵爲公 后母<解>氏爲公妃 后漸長容皃絶美 累從公妃入內宴 <故國原王>愛之 常抱置膝上曰 “眞天上神仙人間奇花” 又常撫公妃曰 “汝陰好生好子” <解太后>乃命公妃受幸 而生王女<天房公主> 王亦命<天原>烝於<解太后>生女<天陽> 時<解太后>子<獸林><國壤>已長 見后之美日至 公家狎后而不離公妃 以后年幼 不可以奉枕拒之 夜深則召后於妃寢 而不出 <獸林>柔仁不逼 而去<國壤>豪放不苟逼公妃曰 “非妹則叔母也” 公妃不得已笑而許之 時娠<天房> <國壤>撫之曰 “是吾子也” 妃笑而頷之 而稱其有豪氣 后亦然之 竟與<國壤>先通 <獸林>知之 怒妃不得已 命后又通於<獸林> <獸林>問后 ‘何通于<國壤>’ 后乃具告 ‘<國壤>常與妃先通 而伺妃沈睡 而暗通于已’ <獸林>乃責妃不愛已 而只愛<國壤> 妃不得已亦與后幷枕 而勸<獸林> 自是<國壤><獸林>交來逓去將有相爭之端 <解太后>乃召后於太后宮中 將以配<獸林> 燕使先望氣者見后而歎曰 “<天罡>星久不見 今在此不覺下拜” <故國原王>曰 “寡人之國 無宝 唯有三宝 一則吾妻<解>氏 二則吾娣<解>氏 三則吾婦<天>氏也” 乃立后宮曰<天罡>禱之曰 “在天則<天罡> 在國則<國罡> 在人則<人罡>” <獸林>性孝順每夜 至母宮而<國壤>不然 輒逐公卿之妻女 美好者而遊逸 及<天罡>之入宮逐而來 <解太后>責之曰 “汝多美女 而汝兄只一<天罡> 何慾之多也” <國壤>易母后而猶欲逼之 太后乃使<天罡>隱於王側 王素愛其色 至是遂幸焉 夜久不出<獸林>入<解太后>哺乳 而睡或到曉 而覺猶有不至 <解太后>怒責王 王赧然謝之 雖然猶迷於<天罡>之色 分半夜而幸之 一夜兩緊王慮<天罡> 觸寒召<獸林>于御寢幷幸 遂命<獸林>烝于<解太后> 自是<獸林>多在太后枕 <天罡>專房生王女<天乙>{371.02} 而將封后 太后不可之 未決而王崩{371.10} 太后乃立<獸林> 而<天罡>配爲新后 以<天乙>爲<獸林>女 <獸林>憐<國壤>之慕<天罡> 勸<天罡>暗與之通 <天罡>恐爲梗而不肯之 <獸林>久不子<國壤>宜子 <獸林>益疑不友爲崇<解太后> 乃命<國壤>躍入於后槽而通之 生<國罡>{374.11} 自是<國壤>通之無常 而<獸林>未嘗妬生女<太乙>{379.07}<勝光>{382.01}<勝吉>{385.04} 子<聦>{390.01} <吉><聦><國壤>出也 <獸林>崩{384.11} 而<國壤>立<天罡>繼爲后 有飛語后與<國罡>弑<獸林>而藄位 <國罡>聞之怒謂后曰 “母何與叔殺吾父 而立叔乎” 后恐<國罡>疑已盡告其密事無隱曰 “叔實汝父 而感<獸林>之友愛 而不自明何有相害乎” <國罡>半信半疑 及生<聰>有言 易太子者 后欲安<國罡>之心 使速傳位<國罡> 乃安 先是<國罡>多通宮人 恐事發而得罪 <國壤>反賞其宮人而歸之 <國罡>漸信 其爲非叔 <國壤>之時 政多出於<天罡> 國人重<天罡> 至是大政皆決於<天罡> <國罡>慕其風 儀暗生報意密近耳語曰 “宮中之美 母如太山” 后不解其意 而笑之 <國罡>乃狎之 踰度后責其非義 而火心愈熾 后恐難制而憂及畋蛇川 而入行宮 <國罡>躍入后槽强逼之 后聞風水聲以爲雷而拒之 <國罡>强烝之曰 “愛我不如<國壤> 難信汝言” <天罡>恐其猶疑飛語 遂爲雌雄而婿之 <國罡>大喜 自是不離 <國壤>崩{391.09} 名在太后 內實專房 <天>氏兄弟 皆被恩 命后母<解>氏尊之 以<神太后>{392.05} 后謂<解>氏曰 “四世專寵 古未所有 而羞見 國人指我爲豚犬母也” <解>氏曰 “<天>氏之福也 何羞之 有繼好之 人豈獨汝哉” 乃生女<斗陽>{393.03}及子<榻>{396.01} 寵相培加 不復羞疑雖軍旅之中 后必從之 遂置奉㢞三千人 出入隨之 於是羞母之風大行 有迫母逐父之 弊遂山有逐父之 民其父流轉於三女之家 季女憐之 伺其夫之出 而每引其父慰之 事發其夫怒 欲與三女之夫 議欲埋之 女遂與父逃 至河無船 追者將至 女號泣負父 而投河有大鱉載之 至河南古津之口 得一岩穴而居之 父謂女曰 “汝少而吾老 可擇漁郞之美少者嫁之” 女曰 “吾憐汝而棄夫 更何嫁乎” 不肯之 而父使漁郞之美好者强通之 遂與同居 汝女欲謂爲漁吾郞夫曰 當 盡“孝於吾父” 漁郞曰 “諾得魚祭之如神” 津宰聞之 上報<天罡>乃召其女爲奉禮 授漁郞爵 命掌魚貝 及后生<光陽>{399.01} 年已四十八 産重思食鯉魚莫之求 郞鑿氷而得之進 王大喜賜姓<朱魚>氏封 其岩爲孝女岩 名其渡爲鼈津 命女父爲其鄕宰 治其族一鄕 皆驚 翌年王與后 率步騎五萬 進次國原 命<解橡><祖奇>等七將大拓南地 朝新羅百濟加羅等五國之君載其珍宝美女 而歸 群臣皆賀以后有大福 后乃勸王大營 白㺚陵以金銀飾其行宮 命方士<蕭馬><倉明>等 修齊行福散財施衆 又營馬岩村丹王宮 及山宮溫湯 <天原>陵皆極奢侈 蛇川龍山候山烽山等 諸行宮 亦依其次后弟<亥><益><肅><國> 皆據大庄園 車騎出入擬如王城 無敢規其僣者 后亦日易三服月用錦帛 以百數 使人採藥鍊丹力保妙容常以鏡隨之 造其媚態務迎王意 遂至荒淫 王自定南方 驕傲益甚不聽 諫諍漸事黃色 后主其事 而脫王心 公卿之妻女之美者 皆引 而獻之曰 “暖禮” 不能者恥之 國人皆尙色 而不尙骨小民 瓊吏之有美妻者 不能守之 皆爲酋上所奪 而聚于京都 后命瓊叢府閱京都色女 千七百人 各賜香沐 外方色女 八百人 各賜馬匹以備召用故 瓊府之吏多矯 命禍人之妻 乃奉妻者榮之 而不發其奸 時人指瓊官府曰 “淫蜂謂其遊於花間 而美衣食也” 后捀頭龍之 美者充之難無定祿奉女輩皆傾財 而事之故 裕足致貨 <奉豪><多寵>等 其最者也 <奉豪>本墓奴 燕人之亂 宮人多爲奴隸 所汚不敢復歸 多隱匿于民間 <豪>母亦宮人生也 爲墓奴妻 生<豪>及二女兄皆美 而有才智 長爲將軍<葛德>妾 次爲大夫<封太>妾 <豪>以故入白龍院 擢爲頭龍 美風采而有口辯 與<封太>俱爲后母<神太后>嬖臣 <封太>敗王黜<高>氏 流<豪>於北鄙 后素愛<豪>勸王釋之 入爲山宮大夫{394.09} <神太后>崩{398.05} 后以爲<豪>有陽功於<神>母 進其爵爲皂衣大兄 <天原>陵齊頭大夫 賜奴婢田宅 后生<光陽>于伊弗蘭寺{399.01} 僧禱無效 召<豪>設眞有差道王 自是信之任其出入 <豪>揣知后意 乘間挑后烝之 后寵愛之 以爲<聦太子>師 命王子王女輩從師之 <豪>乃勸后立瓊叢府 自爲府大夫 <多寵>爲使者 置奉禮<女+白>子七人 守卒八十人 隸吏二十人 <豪>綠袍朱冠 乘紫綬白馬 率健僕六七人 巡都下無常路逢色女 則追其所止 而認之載于女籍 召入府中通之 <豪>蛇淫纏綿久 而不解所汚女 皆深染之 <奉豪>爲貞夫爭 以衣幣媚之 進爲后宮奉禮 則榮之 進被王寵者亦多故 公卿之妻亦多生<豪>子者不知其數 王女亦多通之 后女<天乙>將軍<周煌>之妻也 乃<周>氏之家主 而與<豪>密通生子<大奉> <周煌>恥之 欲斬<豪> 后憂之以<煌>爲平郭太守 <天乙>不從去 與<豪>往來如常 <豪>有眼鑑見諸王子中<巨連太子> 最有福氣內 賂于<西山><白山>兩宮 而深結之 薦<多寵>兄<多多山>爲<巨連太子>衛將 而互相表裡 <巨連太子>亦以<豪>爲重師事之 <豪>勸后以<斗陽>妻<巨連>{407.07} 序次于<榻太子>之次 后以<榻>太子體弱 命<豪>禱之 <豪>曰 “<巨連太子>輔之可 無憂矣” 乃以<巨連太子>爲亞嗣 以輔<榻太子> <榻>旣長 王命烝於后 后不肯之 王與<白山>后强持后使<榻>濡之 后不覺泣從 王不悅 單騎出獵 后追之於雪中 幷騎而還 王欲射雙鵠 后止之曰 “彼亦雙也 何忍射乎” 乃名其地曰勿害雙 自是<榻太子>行小王事與<白山>后相通如夫婦 <巨連>乃以<榻太子>爲父行事之益恭 <榻太子>妃<亥>氏<天亥>女也 其母<菱>氏與<奉豪>密通 <亥>氏知之 <菱>氏惧<亥>氏 告于其夫<天亥> 托<福亥>而與<亥>氏入瓊府密室 使<豪>誘而通之 使不得發其密事 <亥>氏好淫 與<豪>甚相 得反妬其母 <豪>乃勸后納<亥>氏爲<榻>妃 后以<亥>氏年長而傲大欲納<天益>女<枘博> <豪>以爲<亥>氏有五福氣 强勸之后於枕席間 竟許之 <亥>氏入東宮不復與<豪>相會 <榻太子>幼弱不能洽其意 怒其母欲專<豪>而納已 乃告其密事 <亥>大怒欲斬<豪> <菱>氏曰 “<豪>有納女之功 而疑之 非義也 且太后寵臣也 安得斬乎” <天亥>素愛其妻 不能違其言 未幾 <天亥>得風疾而薨{409.05} 或以爲<菱>氏害之 后以<天益>代<天亥>秉大政 <益>素與<亥>不合 后愛<益>多於愛<亥> 而<亥>爲冢弟故 大用之<菱>氏 自通<豪>後畏其夫 心變密與<益>輪情約不負 而後害之 <菱>氏與<益>公 然相通於殯 若主祥故 人指以于太后 <益>旣執政始恣其意通<解猩>妻<陽平> <猩>女<猩>氏 <天亥>長子<邦>妻也 <益>亦通之 <猩>薨{409.09} 纔三日 陽平與<益>行婚 <解>氏多不平 后命削其不平者 以立威曰 “<益>原代我而執大政 位次于王 侮之者非吾臣也” <益>謂后曰 “<解>氏專政已久 失天下心 欲保<天>氏 則當制<解>氏” 后曰 “<解太后>常戒我曰 ‘他日汝代我位 無忽<解>氏’ 我已許之 何忍制之乎” <益>曰 “吾等皆<發>王之孫 今<解>氏之貴者 <玄>王之孫也 <發>王之孫 惟<竹>一人爲將軍 而已此豈<解>氏之善乎 <神太后>之母家乃<葛>氏 而亦無大貴者 非㺚陵之志” 后然之 命<益>扶之 <益>盡罷<解>氏不平者 以其爵與<葛>氏及<發>氏 <益>又以其女<枘博>爲<榻太子>妃{411.01} 密使<聦太子>潛通<亥>氏 而發其事 遂黜<亥>氏爲<聦太子>副妃 <益>少時與<于陽>善曾通<陽>妻<棠柏> <益>長子<天槥>取<棠柏>女<陽柏> <益>亦通之 <陽柏>之妹<花柏>爲<葛倫>妻 <益>見而美之 <陽>亦召於水閣 使<益>通之 <陽>與兄<厔>有陗遂黜<厔> 以<陽>代之 <葛倫>亦以妻故 超遷之 <益>妻<槥門>有隱德 諫<益>恣意 <益>欲制之 命<陽>强通之<槥門>不悅 得疾而薨{411.05} <益>遂以<陽>小女<于棠>爲妻 后以<于棠>爲<養女>封公主 凡所請求 無小違反 <益>以爲后悅已暗有烝后之志 后妹<天亢公主><周薏>之妻 而與<益>相通 黜<薏>爲漢山太守 后命<天亢>隨<薏>而去 <益>怒曰 “姊何愛<薏> 而不愛我乎” 后知其有私 笑而不問 時<解竹>以<發>氏冢子 新尙<神林> 而到州 <薏>則不能 時人憐之 扶餘已平王尤極荒亂 政事委於后反<益> <于陽>說<益>曰 “天命在我公<益>信之” <犬河公>妻<祖>氏與<于陽>有私 <陽>以其女爲<于棠>之媵 <犬河>見勢趨媚累說宴飮 而迎<益>反<陽>享之 政事亦多決於宴席 左輔<解橡>不自安與<于厔>通謀 <益>怒欲殺<厔> 后止之曰 “<于>氏亦吾族也 疑而除之 非義也” <益>不敢擅殺 而伺其動靜 <厔>大惧訴于<元平>及王 王哀之封<厔>爲<長安公>{412.07} 而安之將欲任政未幾王崩{412.10} <益>遂無忌憚自爲<安國君>{412.10} 而流<厔>及<橡>于外 逼<后>及<白山>淫之 以<天房>后爲<陽>妻 <陽>盡取<厔>財 分其子及弟 <欲>殺<厔>時 <厔>妻<葛>氏 侄子<倫>有寵於后及<益> <益>女<木+甫>氏與<倫>通 力保<厔>得不殺 初<益>嬖愛<木+甫>氏 年旣熟而狎愛同寢<槥門>自以色衰讓于<木+甫>氏 <木+甫>氏旣娠<益>子恥無夫而生 遂通<葛倫> <倫>明美有文才 <益>素私<倫>母 <倫>以<益>爲義父從爲記室 <益>愛之 以爲龍郞故 所言皆聽 <益>在<遼東> <倫>恃寵多樹其黨於遼地 得財累萬 置大圃數十 人稱葛郞圃 嘲之者以<倫>以雌事 <益>而以雄事 <木+甫>號爲湯圃湯爲水火故也 擇富戶之有人望者爲圃主 掌其牛羊菜果林藪 命圃主各 納少女爲婢 婢多得寵上達故 圃主依以作威吏不能制之 於是民之饒 而能者爭利之 納賂求爲圃主 或副圃補圃空圃之名亦甘受之 民若其懲有作亂者 乃置圃軍鎭之 命圃將治其民 郡主亦受其制故 民知有圃 不知有君 <倫>與<木+甫>巡之曰 “此吾莒邑也 他日不幸與汝可歸于此乃大餉圃民”民大悅 <倫>以其財納於后 后命<倫>主后府庫 <倫>拔其善圃者 潤后之府庫豊其調用后善之 以<倫>爲東宮大夫{411.07} 尋遷爲后宮大兄 <倫>伺后閑隙用情逃而烝之 后甚快之曰 “汝乃朕之玄王也 信勿漏之” <倫>頷之 自是累被潛幸 后爲之 自手交衵而誓不忌 后欲榮<倫>族 召<倫>小妹納<榻太子>浴室 <倫>妹陰上有小黑子 太子謂<倫>曰 “汝妹無無黑子者乎” <倫>對 “雖有而有黑子者生貴子故進之” 太子曰 “願見無者” <倫>乃以所嬖圃主女爲妹而進之 太子兩幸之 一爲有黑宮 一爲無黑宮 后笑謂太子曰 “有味何如於無味乎” 太子曰 “兩味皆艾 而無有牛臭 不如汝有吾臭” 遂烝於后 后微笑而調之曰 “汝能知臭故 吾不敢” 有私出謂<倫>曰 “太子但知牛臭 而不知汝臭” <倫>笑曰 “臣滿身是聖臭故也” 遂抱后烝之 后大悅 召<倫>妹數以潤窄媚術曰 “如是則可無牛臭盖” <倫>妹嫁于<宙牛> 而奪入東宮故 以爲有牛臭也 <倫>妹怒曰 “吾雖嫁牛 而多與老及好之 寧有及臭 未有牛臭 太子豈知臭 必圃女諺之也” 及入枕席潤窄而媎之 曰 “妾雖嫁<牛>一年 而年一癡物 未嘗有房 太子何言牛臭 必無黑諺之 無黑實非妾妹 而乃兄私物應有<倫>臭 而太子不何知之 而反以妾爲有牛臭乎” 太子曰 “<枘博>言汝乃宇牛妻故 吾戱言之也 雖有牛臭 吾旣愛汝 汝何告汝妹之密事 太后愛汝兄 而使我妾汝二人 須相庇 而無相害可也” <倫>妹大慙悔之 不及 時無黑娠<倫>子 而入宮 太子戱曰 “有黑言汝<倫>之私物 此腹中無非<倫>物乎” 無黑驚惧泣曰 “姊妬妾有娠 而必諺之也 妾以太后命入宮 當告太后而出” 太子止之曰 “吾故戱之也 何可出乎 無黑雖安不能 不奏於后” 后謂<倫>曰 “召入汝妹者 本欲相庇 今以小事 汝妹不能守口 奈何” <倫>乃黜其妹復歸于<牛> 太子思之 責后不言 而黜之曰 “汝言黑子陰生好子 何逐黑子乎” 后乃使無黑入黑於陰上如<倫>妹 而臥之 后使太子見其陰 而不見其面 旣合發見其蒙曰 “無黑何有黑乎” 后曰 “神爲汝而移黑也” 太子信之倍愛之 遂改爲移黑宮生女曰 “黑髮宮盖太子 以爲無黑子 而只有黑髮故也” 及<益>自爲王 廢<榻太子>爲枘博都尉{413.02} 以<倫>爲<木+甫>博都尉 序<居太子>上 <倫>密爲后曰 “臣受陛下恩 欲爲陛下死幸無諱於臣 則臣將圖大事” 后泣曰 “天下者<榻>之天下也 今<益>奪之 朕將何面目歸見爾君乎” <倫>曰 “大義滅親不可 不伐請以密詔 召兵于外” 后曰 “<益>雖不軌亦吾弟也 不忍殺之況 骨肉相殘 非國家之福乎” <倫>曰 “臣聞<益>使二少女開聖股 而逼烝之 爾時無復有弟心也 陛下何獨愛之甚乎” 后笑曰 “彼雄而我雌 一搏而可合何用二少女乎” <倫>曰 “然則陛下欲以<益>爲夫王乎” 后曰 “雌唯從雄 朕已以<益>爲繼夫 汝勿窘我” <倫>曰 “豈以弟爲夫乎” 后笑曰 “子尙可夫 弟何不可” <倫>曰 “宗子夫王之遺身也 私弟外人也” 后曰 “雖曰外人 亦王孫也 汝亦大雄 則朕可從之 <況>王孫乎” <倫>曰 “陛下已老 難生<益>子奈絶後何” 后黙然不樂 <倫>乃就抱后 后曰 “<益>必來 汝勿濡我” <倫>曰 “臣不畏死 願斃於宝井之下” 遂披后裙 后不能禁之 遂與相合興去興來 <倫>以此時每得后旨 乃說后攻<益> 后曰 “朕已愛汝如此 汝言何可不聽 但恐相殘” <倫>曰 “只可奉還<榻>王 豈有相殘” 后乃從之曰 “任汝所爲” <倫>乃引后璽欲印 而發符 無黑自外走入曰 “<益>來” 后大驚而起出迎于門外曰 “待汝苦矣 何不早來如是晩乎” <益>曰 “新王自多事” 后曰 “汝以愛我爲第一事 何言多事 須抱我如厠” <益>如言抱后如厠 <倫>遂窃符 而去與<封已>往招<解竹><馬回> 時<奉豪>亦<多多山>謀立<巨連> <倫>母乃<豪>女兄也 <倫>少學于<豪> 及得后寵<豪>妬之 常短<倫>於后前故 不睦 <封已>母<葛皮><倫>姑<也> <封已>妻<萇>氏 <萇言>女也 其母<豹>亦<豪>女兄也 初爲<言>妻生<江>及<萇>氏 而<言>師事<封太> 獻其妻于<封太>爲妾生<太>子<休> 纔數月<太>出奔 <太>妻<葛皮>與子<封已>皆依於<言> <言>家甚富 多美奴婢 <奉豪>獵其陰 <葛皮>獵其陽 互相評色 心相扶而通 <言>以<皮>好淫待之 不如初遂走於<豪>而生二女 時<言>妻<豹>復爲<蕭馬>妾 <言>乃以<葛皮>爲妻 而密與<奉豪>續好 至是通<倫>謀於<豪> <豪>乃使<多多山> 捉<封已>奪符送<多寵> 以<巨連太子> 命招<竹><回><封已> 不得已從之<竹><回>軍 未及到京 <周薏>亦得<倫>旨先起兵 <益>盡驅京中軍馬禦之 <巨連太子>亦以<益>命將伐<解竹>屯軍京外 聞<天雄>與<薏>交鋒而敗 <天槥>亦引手兵出 <巨連>遂回軍圍<益> 后大驚使<倫> 召<巨連>入宮責之 <倫>力言 <巨連>非反於后 而但討<益>不順 后乃與<巨連>盟於神檀 使<平太子>至<益>宮論之曰 “朕與汝分骨同肉 而義不可誅 理陰調陽情不可棄 奈汝大拂神意 壊亂民心 此非汝本心 乃汝奸臣<茶夫>等所爲也 汝宜誅奸歸正 以慰衆憤 安朕心軆” <益>知勢去誅其臣<茶夫>等 而謝罪 后欲保<益> 而衆憤激上 不得已囚<益>于太伯山 而后與<巨連>詣神院点吉 立<巨連>爲小王{413.01} 以大政委之 小王忠敏務媎后 志 后大悅曰 “先王有子 朕何憂乎” 遂不問政事 於是<西山>之族乃昌 <解>氏漸衰 后老<益>肥胖童顔玄髮皓齒如新 使健婢數人擦身施香降下胖氣服天仙 而養元 以朱綾飾鬟如少 小時與小王 孫輩追逐作兒 戱好遊溫湯 使頭龍二三人日講大宝丹經 數百遍 后亦隨宜叅講椧太子<太章>等 皆以講侍側 <多房><魏勒>等 亦以講有寵 出入宮中 多通後宮諸姬 及王女王子妃 人莫規其私 后嘗召<勒>於寢中捫身 問其所通女 <勒>歷數宮女名而不言 其次后又窮之 乃言與后女<勝吉>相通 仍通<聦太子>妃 后笑而不責 問其所欲通 <勒>沈吟不言 后促之則曰 “臣所仰望至高難 及言之恐多罪故 不敢言也” 后曰 “陰陽無貴賤第言之” <勒>乃抱后耳語曰 “臣所欲者 實聖陰也” 后伴怒曰 “人情惡老 汝言詐也 當誅之” <勒>曰 “臣意已達 願爲之死 死且榮矣” 后笑曰 “吾戱汝耳” 仍行使而與之曰 “可棄而來” <勒>受之一飮 而盡之曰 “天水人宝 願棄臣腸” 后以爲忠已開宝納之 <勒>遂烝后 以媎道大快后心 后以爲得之晩矣 於是<葛倫>寵衷<倫>妬之 謗<勒>曰 “<勒>有暗疾 不可近侍” 后曰 “朕年已衰 何當畏疾” <倫>曰 “恐累小王” 后怒曰 “小奴無禮” 乃流<倫>于候山祠 <倫>作歌獻之 后見而悔之曰 “候山多獸 而景勝可獵而”來 仍賜弓馬獵戶 而去<倫>叩頭而出 后謂<勒>曰 “汝亦妬乎” <勒>曰 “嫉妬婢妾之事也 陛下養臣以婢妾 則臣不可不妬 養臣以大夫 則臣豈作婢妾事乎” 后重其言 直遷爲太后宮大夫 后命<勒>送<倫>于城外 慰以無過哀 <勒>知后猶愛<倫> 以其錦袍脫而與之曰 “后猶愛兄 兄無怨上” <倫>曰 “四時有序 吾其讓于君矣 君其安心” <勒>歸告于后曰 “臣以抱贈之曰 ‘吾后所贈也’ <倫>感泣謝恩 自以爲以序相讓” 后賢之 賜<勒>新袍及奴婢田宅 <勒>父魏人也 從<天亥>至自秦善熟飪 入爲后宮厨人 皃美而敏 后宮奉禮<雀兒>相通而生<勒> 少而聦敏 命爲<榻太子>奴 甚得后旨愛之如王子女 不枸骨品 而遷之以秩傍 通龍院才藝卓秀遂得頭薦累遷 至內裏小兄 圓融隨合 洽得人心 后欲自行龍祭 而<倫>以爲非王之意 而沮之 <勒>恨不得貞奉于后 而亂於後宮 后聞而心憐之 至是寵隆 后私謂<勒>曰 “吾老不能生汝子 無以報汝” <勒>曰 “臣姑善卜 而靈禱嘗卜之曰 ‘臣之子孫必有大貴者’” 仍抱后 而吻之附耳密語曰 “汝不生我子 安得如卜 可與之禱合” 后笑而許之 <勒>遂苾后 而謁神 后若有感通曰 “朕爲數夫之雌 未有如與汝快 得汝子必大雄也” 自是累召<勒>姑禱之 姑乃<雀兒>兄也 求通血之藥 而獻之后服之與<勒>合歡 其姑守之帳外 <勒>弄后百端痛癢之 聲流出門外 姑亂鼓 而殺其聲后賢之 超授緋位 而賞賜甚重曰 “生子則當封汝 未幾果” 血塞復通 后大喜 召<崔我>密宴于宮中 后與<勒>戱如夫婦 將入勸命<雀兒>設衾 <勒>抱后入之 后引<雀兒>手摩御腹曰 “此腹生母之孫” <雀兒>喜曰 “臣子雖被聖寵 何敢以聖子孫之” 后曰 “義外有情 母何過嫌” <雀兒>曰 “臣生<勒>之時 夢見黃龍 知其必貴 今果然也 見<勒>之跨聖腹 不覺感泣也” 后曰 “朕亦愛夫之心 不覺愛母也” <雀兒>善衵話說百神 歡相傍助 后醉濃淫流濺股 <雀兒>俯而吮吸曰 “母吸子歡則吉” 后唯唯呻吟 而結精 <雀兒>命<勒>舐后陰而淨之 后亦吸取<勒>陽而淨之 <雀兒>進香湯 而拭后口 后羞見<雀兒>曰 “母無以朕爲好淫” <雀兒>笑曰 “一風一雨 皆已天 定況聖歡人間之大華 萬物皆可仰頌況其母蟲乎” 后乃與<勒>同入湯 槽使<雀兒>洗之曰 “母袯” <雀兒>遂以其産衵獻於后 而使着之于內后喜而受之 后果有娠氣 乃與小王偕寢 小王曰 “<勒>長我 而美可以慰汝 何用我乎” 后慚之曰 “<勒>神人也 使我不老 而已汝勿疑之 吾血已通 可以生汝子” 小王曰 “父王悔逐<封太> 吾豈妬汝嬖者乎 但恐汝勞而已 何復生子乎” 后曰 “雌雄之樂 無如生子 汝以我老 而棄之乎” 小王唯唯從后 而不好色事 不能快后心 然后畏小王 沈重有大志 反媎諛求悅 小王啓齒則后大喜 黙然則不安 常謂<斗陽>曰 “諸夫之中汝夫最難 汝何以御之” <斗陽>曰 “非其夫 而夫之孰 不難乎” 后大慚不復問 后旣娠<勒>子 欲榮<勒>家 以<勒>妹<梟>爲后女 封公主 納于小王宮 封<雀兒>爲夫人 <勒>父爲內裏大兄 后年已六十三 人以爲怪變不祥 而后自以爲大慶 出入之臣賀之 則賞人皆爭賀之 <聦太子>獨不賀之 后曰 “汝獨不愛爾弟乎” <聦>曰 “陰數七七而而收 七八而終 七九而藏 今母以藏爲發陰之大變也 可憂而不可喜” 后黙然不樂 <雀兒>曰 “聖人之陰異於衆 太子無爲庶人言” <聦>怒曰 “汝子賤奴耳 吾豈以賤奴子爲弟乎” 后曰 “聦狂亂失常矣 神母無驚” <雀兒>曰 “太子聦明過人 今忽如此 恐有過勞房事 不信正位也 盖<聦>妃<周薏>女<周亢>也” <聦>多置婢妾 <周亢>與<勒>相通而娠故 <聦>疾之如此 而<雀兒>嘲之也 <聦>怒甚欲擊<雀兒> 后命<雀兒>起避之 叱<聦>出之 <聦>辱后曰 “母死吾將先割其狗陰以食豚” 若不聞 而入帳 自是<聦>不復入 后恐<聦>作變 使<萇江>爲<聦>宮舍人 而察之 <聦>曰 “汝爲后狗 而欲噉我乎” <江>曰 “臣是神狗護生萬物 豈可使母噉子乎” <聦>曰 “后行不義 淫于賤奴 汝能助我除之共 分天下矣” <江>曰 “母不可以噉子 況以子噉母乎” <聦>曰 “欲爲父王雷恥耳” <江>曰 “色者男女所共好也 太子多婢妾 而太后獨 不可無嬖臣乎 妬妻者 不可以爲夫 妬母者 不可以爲子 安得爲先王乎 太后歷配三世 皆洽聖心 德被萬民 仰若慈神 太子反心 天下必共誅之 不亦悲乎 臣不勝寒心 仰諫太子也” <聦>曰 “吾將奪汝妻 汝能無妬乎” <江>曰 “臣妻賤人也 得上寵 則家門榮幸 豈敢妬乎” <聦>遂淫<江>妻及妹 <江>盡心悅奉 無復有妬色 <聦>乃以<江>爲聖人 而謝之 后聞之嘉<江>之功 陞爲大夫 <江>莊重有大志 人多服之 <勒>自幼事之如父兄 至是<益>密每事皆問於<江> 而決之 后命<江>通<雀兒> 而生子<蒙> <雀兒>遂以<江>爲夫 后爲之治其裝具車馬 而與之 <江>謂<雀兒>曰 “汝與我山也 后與<勒>澤也 可以通氣 而潤物” <雀兒>以告于后 后笑曰 “<萇>大夫陽物比<勒>何如” <雀兒>曰 “大而快好” 后遂密如<雀兒>寢臥 而待<江> <江>自外入 而無火 <江>曰 “何不擧火” 后作<雀兒>語曰 “陰盛而陽微也” <江>知其爲后 而佯若不知 而烝之如<雀兒> 后快之發聲 <江>佯驚而伏罪 后曰 “旣爲雌雄 又何言禮” 遂盡歡而起 自是<江>累入后寢寵幸漸加 <勒>妬之 責<雀兒> <兒>曰 “太后色慾方隆倦於汝 而傍求也 色雖非<江> 豈無他人 吾所以薦 <江>者欲保吾黨也 汝勿輕妬 而自退 使后益戀于汝 而進之 則寵益固也” <勒>如其言 而退 后果思<勒>謂<雀兒>曰 “<魏>大夫 恕朕私 <萇>大夫乎” <雀兒>曰 “<勒>一賤嬖耳 安敢怒乎 恐欲安聖寢 而退也” 后曰 “<神太后>嘗 以<章太子><奉豪>爲左右嬖臣 枕藉而樂之 朕欲效之 何如” <雀兒>曰 “誠聖人之心也” 后乃召<勒>與<江>侍于左右盛衰相繼度夜 封<江>兄弟皆如<勒> <江>母<奉豹>亦爲夫人 出入宮中 時<榻太子>在溫湯荒淫 后與小王如之 勸無傷 <榻太子>不聽 又奪小王妃<斗陽公主> <斗陽>不悅與<白山>后 共謀而鴆之 后與小王移其柩於神院 而小王卽位{414.06}於明堂 以<榻>太子子<瓊>爲嗣太子 后哀<榻太子>不肯視朝 願留於神院 而福之 群臣皆以爲國不可一日無天后 后不得已行祥臨朝泣曰 “朕配聖三世 今已老耗 欲以自保 何若求之” <解橡>曰 “天日不照 萬物不成 臣等雖老 而立朝者 維持聖后 而已聖若不出 臣等亦各 入山修道 新王誰與爲國乎” 后曰 “看與等之面 追思三夫王 不覺憾愴” <小滿>曰 “新王妙聖 可以奉慰 吾聖剡安 何出妄言” 仍與其妻起舞 而歌之 群臣皆起舞 <橡>引后手抱新王起舞 后笑而許之 <橡>耳語于王曰 “天后好色 須悅其心群臣” 乃以畵幔圍之而歡呼萬年 王遂抱后登床 后大悅連笑且呌 群臣拍掌贊喝俄 而雲高雨重浪聲益濺 群臣解圍膽拜 后與王纒錦玉體浪藉 群臣山呼 三公撫后足而賀之 后呻吟曰 “朕配四王 三臨鳳席 無如今日之樂 爾等亦宜助歡” <橡>乃與其妻<蕭>須苾起令 群臣縱欲於是 上下一團春風 后與王苾 而樂之進宴而罷 自是后在王側 不能復幸<萇><魏>一日 王撫后復曰 “人謂是<勒>子 果然乎” 后漸而赧面曰 “吾亦未知也 但聖腹不孕賤子 必汝子也” 王曰 “汝今爲吾妻 不可復引頭龍輩” 后曰 “汝常在我 何暇外沈乎” 王遂與后 結衣共床 起臥同之 命<萇江><魏勒>皆出神院 王令医下 后娠子曰 “汝可生我子 不可帶賤” 后不能拒之 旣下與王禱子于㺚陵 后謂王曰 “吾夢見<榻兒> 以大花授之 必有娠也” 翌年后果生王女 仍名<榻花公主> 王愛之甚 以黃金爲勝而飾之以王 是年<白山>亦生王女名曰<白花公主> <白山>因后之娠高 而得寵而娠 后曰 “汝生子則 可以吾女妻之” 白山曰 “臣亦夢得<榻>王之花 必女也” 果然矣 王性不好多房 <天明><天陽><天房><元平> 諸后皆曠房 后命皆自取其好 而降嫁之 <天明>后欲取<萇江> <江>曰 “臣之身 天后之有也 安敢自適” 后曰 “<天明>朕之胞妹也 可以代朕 汝可爲夫” <江>遂入<天明>宮 <天陽>爲<倉明>妻 <天房>爲<蕭泰>妻 <元平>爲<樻太子>妻 <楸>后爲<柦太子>妻 各賜新奴婢及宮室 又以<勝吉>妻<魏勒> <枘博>妻<葛倫> 以安之大行溫祭 <江>謂<勒>曰 “吾等以后恩 拔賤爲貴 可立樹王報德” 遂立大樹院 <奉豪><葛倫>等 亦贊之 名曰 四股樹王 分當四時採丹王 杏木五株爲神都中土女奉之者 日聚如市 半年而成邑 后與王幸之 賜以金玉瑄璋 置院軍五百人 護其林院 在玉龍川上 多白石紅樹有十二龍潭 春花夏浴秋楓冬雪 不絶勝景 谷邃洞深山圍相抱欝欝蒼蒼 麋鹿禽鳥居之 以<雀兒>爲院主而理之故 一名雀院 <雀兒>母<浣紗>於玉龍川上有 <靑雀>來交而生 而美<槥公主>納爲婢 尋入白龍院櫂爲頭龍 入后宮奉禮 <國壤天王>寵之 累於浴槽中密幸之 后見之 佯若不知 而優待之 <國壤>慚之 命爲天厨奉禮 <雀兒>性好淫與<魏廉>相通黜外 尋復入宮 后待之如故 竟以于故 驟貴至院主 人以後<靑雀>者鷄龍之精也 <雀兒>得其精 而生善媎於后 后知其奸 而猶悅之 所言皆聽 其族多出衛士 <雀兒>母兄 <賀夆>狡黠 亦得后旨 出入常 命駕前護衛 作威於民 見其鄕富民<保辛>有女 欲娶之 <辛>拒之曰 “<賀>乃吾鄕鄙夫焉 取以一時之勢 伺吾女” 遂以其女嫁于同鄕豪族<薢皂> <夆>含之 密囑于吏 仍搜<辛>家 得毁神像 以爲不敬 <皂>妻願以身贖之 <夆>曰 “吾已爲汝夫 汝勿護汝惡父”<保>妻哀乞之 <夆>仍盡取<保>財 而放<辛>于牧 <辛>妻及其繼女可來皆没 爲<夆>婢妾 <薢>家諸婦亦多爲<夆>汚生<夆>子女 <夆>以薢家園爲別宅有司知其寃 而不理之 <皂>妻所生<皂>女爲<夆>女冒稱<賀> 來甚美人爲后婢 至是始訴其寃 后命還 <薢>家及<皂>妻 於是有司請治<夆>罪 后命<夆>立功于外 而贖之 黜爲國原幢主 許保<辛>夫妻復其庄宅奴婢 <辛>以其妻女 皆夆{峯}子女恥而不受 自爲雲遊 后命<賀>來有之 <賀>來見<多多山>有新勢與其子<房>相通后 許爲其妻<多多山>遂管其庄宅 <多多山>以可來爲第五妻 以其庄爲<保>氏院與雀院 相上下 后爲之幸兩院 各賜院臣爵祿無相毁櫌 時以雀院爲雌院 保院爲雄院 盖<雀兒>多畜美男 而悅后 <多多山>多畜 美女而悅王故也 后有五行宮 丹王蛇川候山溫湯平山 于有天原陵宮白㺚陵宮山宮馬灘宮 又有大神白龍大菱雀院保院等 諸院刹奔走 不暇各宮 奉禮大夫等 爭以奇 聞異事 奉迎后肯 爲其功績 方士道流 贊頌后德 編作丹經 以爲其業故 所費金銀綵縀甚多 后命<雀兒><葛倫> 可來<高景>等 分掌后財 而殖之 號曰四部財 各有郞將五人 卒徒百人 偏滿國中治牛羊魚鹽田野布帛豪商巨農依之 爲勢者甚多 <天甬><天國>亦傲后 而理其私財於后部民頗苦之 而王不能禁
長春二年{415} 后爲<榻花公主>造十二黃金小塔 聚國中於京都匿之者抵部徒搜之罪 一時擾亂逮獄甚多 王憂之謂 后曰 “聚金本欲福吾子也 今反苦吾子 汝爲吾妻 而肯欲此乎” 后驚曰 “民皆喜 而納金故聚之也 豈意以此爲獄” 命皆放之 塔久不成 后憂之 <高景>曰 “聖人好大仁 而不作小義 今公主二聖之寵華也 民之慕仰如天 雖脫毛皮挫骨 而奉之亦可也 況一金塊乎 匿之者 無君亂民也 活之無益於國 況治之者乎 造塔奉神仁之大也 不忍治賊者小義也 陛下察之” 后曰 “朕亦不忍 吾民之受苦也 愛子愛民一也 可以牛羊易之 無至弊也” <景>曰 “金貴而牛羊賤 誰肯易乎 授之以爵 而尙有不肯者也” 后不得已 以<景>言告王曰 “吾與汝只有此兒 民敢匿其小金奈何” 王然之乃詔曰 “公主塔 國之大事也 納之者 隨其大小 而賜爵及羊 若匿之 不納者搜之施罪” 百日之內 皆就四部納之金 乃大聚而塔 后以<景>功爲上 封爲大夫 <景>本使者<孟宝>之馬奴也 善畜馬 <萇江>薦於后 而養馬肥俊 累遷爲牛羊監 性內嶮外忠 善譫媚<宝> 有美女窃欲之 知其有世傳 金人使人警之曰 “不漆則危” <宝>乃漆之 <景>往發之曰 “告則當斬” <宝>妻泣乞曰 “部監本我家人 何無人情乎” <景>笑曰 “吾隱之則同罪 女主欲以何思欲同死乎” 妻曰 “所求皆聽” <景>乃抱<宝>妻 而奸之曰 “宿願畢矣” 妻曰 “陰陽無貴賤 恨不早知汝意” <景>曰 “吾慾不只此耳 將欲嘗新點故也” 乃復引其美女 而將淫之 妻曰 “汚我足矣 何至及女” <景>曰 “斬<宝>則 汝母女皆爲我婢妾 其時雖欲得汚得乎” 女曰 “救吾父 則願爲部監 薦枕矣” <景>大喜又奸之 <宝>枷在庭中 而不知其妻女之被汚 於堂上 <宝>子<駿> 方年七歲 拔釼欲刺<景> <景>怒幷枷 而告於后曰 “<宝>罪當誅” 后曰 “<宝>乃功臣之孫也 不可誅可免爲庶人” <景>曰 “法之不行皆由此輩 不可赦 乃流於北鄙” 取其妻女爲妾 而有其財 後十五年 <駿>竟刺<景>殺之 而還其財<駿>兄<光> 以<景>爲父 而拔櫂人多鄙之 <景>死其財皆歸於<光> <光>之妻<景>女也 與<駿>仇視 其母憂之 命<光>與<駿>易妻而和之 <景>諸女後皆爲<駿><光>之妾 生子女甚多 人以爲不盡業也 后性幽閑溫詳 接人以情 眼有美彩 談笑令人 心醉不覺 自邇侍御之臣 往往戱狎于后 而不罪之 反有得寵 外似貞潔雅美 而內實好淫蕩慾故 所幸諸臣 愛之如夫 <萇江><魏勒>等皆稱仙人 而不名每以美食好衣遺之 后親檢之 或自縫而賜之 或作衵歌縫於衣中 而送之求答 而來一日 后思<勒>甚謂<白山>曰 “<勒>味最 初汝可爲<勒> 而戱我” <白山>笑而許之 上后腹相弄 后大醉不覺 淫流淋漓王忽自外至引后 而怪其淫 后笑曰 “吾思汝 不禁使<白山>爲汝而戱之也” 王自是嘲<白山> 以白王 後數日 后又命<白山>戱之 而吁曰 “安得復與<勒>合” <白山>曰 “臣有革囊可以盛來” 乃稱大琴 命<勝吉>護入 后命<白山>誘王於外 而與<勒>縱情 至夜半不省人事 王乘<白山>之睡 潛至后寢 叩扉<勒>倉卒走入床下 后以赤身 走抱王入寢曰 “吾與<勝吉> 作白玉戱 淫流如此也 汝勿怪之” 王手摩后及<勝吉>陰曰 “<勝吉>猶可曰淨 汝乃一泥滑池也” 后笑曰 “彼陽而我陰 安得不然” 遂引王相合 王以爲太滑 而欲淨之 后曰 “滑亦汝滑也 何淨爲因” 催風嗄雨 迭蕩一場 <白山>睡覺 而走來打王髀曰 “逃來杵没何池” 后笑曰 “沈我泥滑池也” <白山>自后苾 而如厠以囊盛 <勒>而出 自是后於床下 垂絲幔空其內 可通于外 使<勒>可以逃藏自在 <白山><勝吉>皆與后聯枕王 若宿於<白山><勝吉>之閱 暗引<勒>於床自后後相合 而臥王不能知之一夜 <勒>可足於后 誤及於王 王以爲<勝吉>足而不疑 王又摩后陰 <勒>自後合之故 不通后轉身至王 而合于王 王曰 “俄塞而今通何也” 后笑曰 “神封也” 王寬大不湥究 <白山>從容謂王曰 “后性好淫汝 不能悅其心 勿妬 而許其嬖臣可也” 王然之不問 后 之出入 后漸復如故 放蕩所引子弟二十七人 皆賜爵厚祿 恐有外論歷 享三公及<多多山> 而伺其動靜 <多多山>緫執兵事 權力實出三公之 上后最畏之 常媎於<山>曰 “朕愛將軍之毛骨” 引其手而摩之 以目送情 <山>自以爲后愛己 而有犯后之志 謂其妻<于棠>曰 “吾今專天下之權 而未得如願者 惟后陰也” <棠>妬之曰 “汝與我約不行外色 而何言后陰乎” <山>曰 “后陰非色也 福池 不可不霑汝 不可妬也”
長春三年{416}四月 望后享<山>于新宅 <山>曰 “臣後○好蛙鳴 敢請聖駕 留一夜” 后曰 “夫王不能 離朕一夜” <山>笑曰 “雲深則雨興 何待聖杵乎” 后亦笑之 日晡后入其湯 <山>自以爲善於洗與其妻<于棠> 裸而入后湯洗后 后跨登露 陰龍鬚旁沱 <山>撫而洗之曰 “好龍鬚無雙宝也” 后笑曰 “見汝巨物還可宝也” <山>曰 “陰陽無貴賤故 勢自來也” 后以手取其陽 而弄之曰 “一夜幾回 歡<棠>兒乎” <于棠>微笑不能答 <山>曰 “臣終夜不屈” 后笑曰 “朕未嘗試 不屈之陽 可試於朕前 而證之” <山>諾之 直取<于棠> 風風雨雨 后稱善不覺淫流送情 <山>知后情濃 抛<棠>而起直取后陰 而注之 后佯若大驚 呌號若不免 而緩緩應之 <山>力大能扶后志 滿洽一場 而起<于棠>洗后陰 而扶起之 后乃勵色 責<山>曰 “朕謂汝有護國之器 不意今日 反爲色蟲小事 朕甚槪然” <山>叩頭稱罪 后笑而扶起之曰 “歡則歡也 禮則禮也 古有柱石之臣 朝陰禮 朕當爲汝留一夜 而行之” <山>大喜遂與后終夜縱淫 <山>竟大敗 后笑曰 “汝以爲不屈者 果何如夫王 一夜九回 而尙有餘力 汝今七回 而敗如此乎” <于棠>曰 “陽有天子陽 庶人陽妾夫 安能當聖陰乎 與臣行房 則雖繼晝而未嘗如此也” 后乃知王之陽柔 而勢久益愛王夜行九回 而食三鷄后作九曲情盡歌敎以唱之於房中 后身纒朱黃長衣 不御內衣半露肌膚 而橫臥龍床嬖幸繞側] 或枕膝 或行歡淫 未嘗乾二十七子弟 皆命爲<魏勒>弟 名曰龍弟媎后之肯 皆從<魏>氏 <魏>氏之興始此 <于陽>與<天益>簒逆得罪 而其女<于棠>力救之 竟無事蟄伏盡 以其財委於<多多山> 而媚欲復進使<棠柏>獻其玉人于<榻花> 后又有再用<益>黨之志 每以枕席之 餘言<解><于><天>三氏爲國鼎 足<于陽>可復用 王曰 “<多多山><馬回>等不聽” 翌日后出政堂 親決庶政日高 而倦枕王 而橫臥<多多山> 以軍事與其妻<于棠> 入奏事后 以足打<山>曰 “汝家好蛙安在乎” <山>恐王知 密事不敢答<于棠>輒奏曰 “臣父得罪以來 好蛙皆隱 猶有惡蛙鳴” 后乃起責<山>曰 “<于陽>汝父也 以子抗父可乎 汝能知愛汝妻 而不孝則非人情也” <山>謝罪后急命召<陽>入朝直拜爲太輔 初<山>靖亂縳<陽><于棠>下 而數罪曰 “天下欲共食汝肉” 至是<山>反爲其于謝 前日之過 言<陽>曰 “是何言也 伊時方知 吾婿之忠也 吾以汝爲子勝於太輔” <小滿><馬回>聞<陽>復用皆退避后 以<陽>女<小棠>妻<馬回>子<貴> 而和之 后乃安心專政 又以少女<光陽>妻<解竹>子<鵬> 命<竹>總西北軍事 <天甬>總東南軍事 王恐后有異志 不敢離側且媎后意 以<勒>爲內裏大兄 許行龍郞事 后大喜曰 “九曲之餘 得<魏>仙人 補神故 朕能安眠矣” 是年后與王南巡 至平那山留夏 還至馬灘宮 引見諸方士 賜宴父老三日 <于陽><天國><萇江>等守都爲政復 以<天益>爲<安國君> 賜新宮室 <于棠>爲<陽>曰 “父以新夫之力再用 而擁舊夫 欲何爲” <陽>曰 “非吾意也 后密肯也 <益>已病昏雖出 而不足憂也” 於是<馬回><多多山>等 力言<益>宮室太侈 減其奴婢 <陽>乃諷<益>而辭之 后不許曰 “<天原王>嗣子 不能如此 孰能如此” <多多山>曰 “先王諸子尙多質朴 何獨厚於<天原王>乎” 王恐忤后肯目止之 而不達 后怒曰 “汝奪汝父園 好蛙隱之 尙不知非 而敢言皇家事乎” <多多山>黙 不能言 后謂王曰 “<多多山>雖有功於夫王 有大逆於朕身 汝知之乎” 왕曰 “不知” 后曰 “誘我以蛙鳴逼淫於湯殿 朕恥之 而不發也 且强辱一夜枕上 所言皆是匈腸友逆之言也 誘我曰 ‘任我以大政 則可以爲汝夫王’云 朕故唯唯聽之 而不覺心戰” 王變色<于陽><小滿>曰 “大逆也” <山>欲辨之 后叱下堂 命<解鵬>招武士縳之 <馬回>曰 <山>罪大而功小然殺之 則不平不安者多 王亦憐其功 命黜外立功贖之 以<馬貴><解鵬><天邦>分掌<多多山>軍事 事出疾風其軍 皆不知變 后召<山>部下諸將皆賜厚祿榮爵 而慰之曰 “賊惟<山>一人也 汝等皆朕股肱 非<山>之狗也 可盡忠心” 諸將服之出謂人曰 “聖后之黑髮皓齒尙如少女 香風巧語 令人怳惚 眞妖聖也” <多多山>之敗 謀出<天國><萇江> <于棠>爲<益>妻時 <天國>嘗慕之戱 而挑之曰 “兄老而弟少” <棠>笑曰 “非無意也 奈人和何是” 時<天國>直到新宅抱<于棠> <棠>不知變 惧爲<山>知曰 “弟公何爲 恐吾夫出國” 笑曰 “自此吾爲汝夫 孰復來” 遂淫之 <棠>始知<多多山>之敗 遂媚於<國>曰 “此所謂舊夫爲新夫也 不復悲” <天國>遂有其財 <山>得志 惑於<于棠>踈其糟室<溫氏> 溫遂與<山>寵臣<朱胡>淫 <山>將欲誅<胡> <胡>密與<溫>及<溫>子<房>內附於后 及<天國>而<圖>之故 <山>雖敗 而<房>及<龐>皆不抵罪 而賀來以<房>爲<山>子 而欲嫁貴人 后命爲<天杰>妾 以<房>爲<可來>夫 而理院 <可來>以<房>年少 而無威請置上曲 后命<天槥>主之 <槥>遂以<可來>爲妾 而遂<房> <房>訴於后 以<房>爲雀院郞將 以<賀夆>女<夆來>妻之 <雀兒>憐而通之 <夆來>妬之 走歸於<賀來>曰 “兄事貴人 而吾代兄夫 無情也” <賀來>曰 “吾已生<房>女 非汝無 可育也 當以財報之” <夆>不聽 自媚於<天杰>而通之 <賀來>怒訴於后 后曰 “男女人不可强也 汝先棄<房>故 至此也” <賀來>欲復歸<房> 而<天杰>不許 與<夆來>俱爲<杰>妾 <杰>好男色多置美男 而皆女裝 而女語故 混入聯枕 而不相辨也 <房>後使繼者吮之 味辛則知其爲男 腥則知其爲女 女喜辛男愛腥 一夜<夆來>嘗辛之 人甚美 心慕之 暁起對梳 而送情兩人心 相通慕愛戀戀後數日 得相逢於浴室之北花叢之下 <{逢}夆來>曰 “郞君願作我夫男曰主公知之 當割吾勢矣 汝其秘之” <{逢}夆來>諾之 遂相潛通於花下 自後<夆來>累往花下伺之 一夜已有一男女相合于花下 而歡呼不省人來逢伺之 乃<賀來>與其男 <夆>妬心火起 走告於<杰> <杰>怒捉其男 將割勢問其所通女 男曰 “臣所通女惟<賀><夆>二人耳 告臣者必<夆>也” <杰>命奴宮其男 而黥二女 <杰>母<菱>氏止之曰 “美色者<國>之華也 不可毁傷” 命皆收其房 而護之 是夜男烝于<菱>氏 <菱>氏寵愛之曰 “獻汝於天后 可得賞矣 吾可數汝以好房術 終夜泥聲淺濺” 二女相謂曰 “吾與汝恨不爲男也” 翌日<杰>怒弛 命復召二女 皆惧禍不敢往<杰>自至欲引去 <菱>氏方與男抱臥行歡 <杰>叱男而蹴之 <菱>氏曰 “汝以我爲老醜而不近 反妬若是吾將奏於天后 而治汝此兒 若得幸於天后 汝能安乎” <杰>然然 而退欲引二女 二女皆不應曰 “非上夫人命不敢從” <杰>不得已狎 <菱>氏曰 “吾亦慰汝” <菱>氏不能固拒 命<杰>與男共行合禮誓爲兄弟 二女皆聯枕共歡 <菱>氏曰 “如此佳妙兒國之寶也 生子則 吾可取之 爲子矣 無憚而婚之可也” 自後二女呼男爲私夫 <杰>爲正夫 <菱>氏呼男爲<小杰> <杰>妻<好>氏<頭曼>女也 十四入<國罡王>後宮 有寵封爲<好公主> <國罡>崩 <杰>通之于殯宮 <榻太子>怒笞<杰>于雪上 而不罪<好>氏 后曰 “不罪<好> 而笞<杰>非也” 命止之 其夜<榻太子>亦通之<好>氏于殯宮 后怒黜之于家 <杰>出入其家通之如故 遂生<杰>子<檥> 后從<菱>時言命爲<杰>妻盡 賜宮中所居裝具 至是<好>氏亦與<小杰>相通 而娠 <菱>氏喜曰 “吾不能生<小杰>子 汝代我而娠之 可以報<小杰>” 生子<檍> <杰>不知爲<小杰>子 <菱>氏獨知之 <小杰>者本南蘇賤人子也 京都商人 買以來飾女裝 而敎之歌舞 誘引羽林軍 鬻淫致貨 <杰>奴輩亦出入其家 <杰>聞其美奪之者也 性柔如婦女 色自而美目宛轉 若燕鶯態 人不知其有陽物 因<菱>氏謁后 后奇之 命裸而藉臥之 若無骨人 半日不勞 后謂<勒>曰 “朕不見男色房 汝可試此兒” <勒>曰 “臣不喜男色” <聦太子>嗜之 后召<聦>命試之 <聦>曰 “何以償我” 后曰 “任汝所求” <聦>曰 “臣好男色而不射 母若受射則試之” 后笑曰 “汝欲烝我者久矣 今可許之” <聦>大喜 命<小杰>吮起其陽 自吮<杰>尾而合之如狗交 后大笑稱善 <聦>忽轉而抱后披陰襲之 后不能拒 而順受之 <聦>大吐暖花而頹 后命進蘭湯而求之曰 “<聦>虛弱 不宜吾陰 今果然也” <小杰>曰 “臣可吹之” 仍抱<聦>而吹之得甦 后益奇<杰> 是夕后謂王曰 “吾得白魚薦暖而柔也 且善吹陽房中之宝也” 王與后連房 而倦則 命<杰>吹之有力 王亦奇之 至夜深王與后因疲而睡 <小杰>自下推其陽上 合於后 后自夢中 漸覺興高 覺而摩之 彌滿花窟 頗有珍味 后抱而吻之曰 “此可愛兒” 及王起而上 后腹<杰>縮而退若無 后益奇之 旬月之間 超遷至大夫 不知者以女大夫 衆宮女嘲之 一日后與王聽政于外 <小杰>與侍女輩浴之 皆言曠憂<杰>跨槽 垂出潛陽 而撑起恰若馬物 衆女大驚 <杰>皆伏諸女洽其心 衆女大喜 奉之爲陽神 自是宮中多産子 王聞之怪其形伺<杰> 獨臥時抱而幸之 <杰>薦之如女 其味頗珍 王益怪之 自是累被幸得寵 王不信其爲男 惟后及侍女知之 王巡狩時 后爲<杰>駐駕于南蘇 索<杰>母於孝川之上 以楊水爲業 身穿破衣 不知<杰>爲其子 已易數夫 不知<杰>父所在 后榜求之 幷賜爵祿 封其鄕 而宴其父老 <杰>母曰 “臣年十六 發情濯月衣於川上 有大黑㺚 聞臭來哺血塊故 揮杖遂之 洒衣于川上岩壁 因春困乍臥岩上 而眠忽有暖物入陰中 洽滿上來覺而視之 乃所遂黑㺚也 欲拂而不能 遂與㺚合精 頗知味 自後每出川上 㺚來以足被裙而上 許與之合者五六回 竟爲人 覺被嘲 乃若㺚 而打殺之 未幾而娠 生此子恥無夫 而生買於京商人者 今已十二年矣 豈謂猝貴如此” 后乃命立㺚公祠而祀之 南蘇太守<俊臣>諫曰 “聖陰陰之正也 有天子之陽 可以合之 今陛下以㺚子爲嬖倖納其陽 是以邪亂正也 臣窃恥之況 陛下春秋已高 不可過勞者乎” 后曰 “陰陽無貴賤 況㺚神國之元神也 可不尊乎 汝勿多言” <杰>母曰 “<俊臣>以臣爲賤 敢發毁言 可罪之” 后曰 “彼愛朕而忠言 何可罪乎” 遂<俊臣>賜白馬狐衣 以<杰>母妻郞將<賀夆> <杰>義父五人 皆爲其鄕宰 爲<杰>母私臣 以其鄕爲<杰>湯沐邑 以<杰>妹二人爲 <柙太子><杞太子>妾 時人榮之 自後<勒>之黨與<杰>之黨 互相抵牾 后命<萇江>爲<杰>師而力和兩黨 又以<榻太子>妃<枘博>妻<杰>而右<杰> <勒>與<雀兒>謀進善房者物色 其人於天下 新羅王子<宝海>有覆盆之力 頭龍奉禮輩爭迎之 以享之 <雀兒>乃使其徒誘之 <宝海>性莊厚愛其妻<福明> 不近外色故 不應之 時<天房>生<蕭泰>子 <雀兒>往福之 <福明>乃<天房>女也 亦娠滿而至 <天房>曰 “吾女亦當産可 使院主福之” <雀兒>乃托福 而出入<宝海>邸 密謂<福明>曰 “當生貴子 可王而無術 則不得” <福明>曰 “何術乎” <雀兒>曰 “公主能解大義 而忍小妬 則可言之” <福明>曰 “吾天性不妬 但在宮中時 竊外色故 黜嫁今夫而已” <雀兒>曰 “都尉新羅之王子也 歸則大貴 在此則一質臣耳 公主爲質妻 何如歸 爲國后 而有天下” <福明>曰 “願聞計” <雀兒>曰 “今天后好色如<魏><萇><小杰>輩皆得顯 以都尉覆盆之陽 侍枕則必得殊寵 言無不聽也 若與<沛夏>引軍南下 則可以王也” <福明>沈吟曰 “吾夫忠直 必不爲也” <雀兒>曰 “公主爲其妻 而不能動其志 非榮夫之妻也 臣切恥之福子何爲” <福明>曰 “吾夫愛我 而言無不聽 豈有不動之 理但欲不屈之耳” <雀兒>曰 “忠直而奴 何如以計王乎” <福明>乃勸<宝海>如<雀兒>侍后 <雀兒>乃密啓于后 以得新味 后奇之 而幸院 <雀兒>使<海>伺后入浴 而躍入槽中烝之 后驚求救 <雀兒>曰 “是辛味也” 后乃發<海>蒙頭曰 “汝何人也” <海>曰 “臣是質都尉也 得密詔而敢來獻陽也” 后嘗慕<海>風采偉魁 至是心愛之曰 “朕幸諸嬖而異方人 惟汝而已遂弄 歡雲雨” <海>物甚大能洽后情 后爲之留院三日 曰“汝眞覆盆之陽也 朕爲雌以來未見如汝壯也 汝妻<福明>好淫嘗爲先王小后 一日奸五臣黜之 爲汝妻 而能貞云 乃知其有以也 外臣無內裏之職 汝可爲院大夫 而慰我” <海>曰 “南北雌雄相合 何用大夫 爲汝能眞心 爲吾妻則宇宙可一也” 后壯其言曰 “大雌大雄 天所定也 朕欲不爲汝妻 可能得乎 惟眞心爲汝妻耳” <海>曰 “吾叔父强吾母以爲王 汝若借我兵一擧 而共南北 此吾願也” 后曰 “吾旣爲汝妻 安得不聽 汝言但國之大事 不可倉卒 苐待之” <雀兒>乃奏曰 “聖后品黑㺚之精 聖雄品白龍之精此乃南北統一之狀也 千載一時不可失願 吾后惟與吾雄相合 勿引<小杰>邪陽則可生大英雄矣” 后曰 “汝言是矣 可以禱子” <海>乃苾后詣禱樹王 <雀兒>獻其碩果后啖而授 <海>曰 “可授我子” <海>啖而授 后曰 “可娠我子” <雀兒>乃以靑紅絲纒之 撒豆誦經 后一口眞言 一腰調陽 深合根窟吐盡天花正是 金精玉液 渙春風 龍漀虎津纒太極 后樂極 而泣綠鬢浪籍 龍顔滂沱 <海>且抱且愛珍之重之 元來鴛鴦宿世業寃魂消骨融將不知轉到 何境 后呻吟良久 抱<海>撫之 面吻曰 “夫兮夫兮 無榮我陽苾 而陰歸” 乃歸御寐 洗戶淨根 進以補元 珍味宜子益母之飮 互相授受 溢喜浸愛 猿戱猫弄 不知夜移晝 開者三十六時飽洽 而倦約以旬一之會還駕 天宮大敗如泥 王慮以爲疾 命醫調藥 后自思<宝海> 無雙英雄 天生奇緣不可失也 乃說王曰 “吾聞新羅國王子 有玄竗之學 可以羽化 欲迎之爲師 受戒得道 以爲老來之樂 何如” 王許之 乃立別院於城西叢林中 迎<宝海>爲太師 <福明>爲院主 而意到而至和好於九曲密室之上 可以俯瞰 萬戶逈絶 人烟之處也 <宝海>乃命<世彦>與<泉福>抄譯般花眞言 及大母經進之 后愛讀子母牛歌 命樂工做其詞 時人謂之南學入都 多有不悅者 盖有南鶴飛來啄 皇粟之隱語也 雖然別院之學 漸熾雀院之 人皆奉之 歲納五斗米 竟如其言 時羅主<馬兒> 欲害其子 恐國人之 不服賂於<沛夏> 而欲圖之 盖<宝海>之同母兄也 <海>聞之勸后詔<沛夏>反助其子 而襲殺<馬兒>封爲其君 是爲<訥兒>者也 <訥兒>感其德 密使其臣 厚賂於<于陽><天國>等 欲還<宝海> 后不許之 <宝海>亦安於國俗無歸意 其臣乃告曰 “夫善於護身者 善於去就今王子得天后之寵 而妻公主之美 一國之猜睨之憤已積矣 天后若昇天則禍在眼前 何不思之甚乎” <宝海>悟之 誘后之平那山因 奏阿瑟羅神山之壯麗 可得不死藥 后頗動之 欲作神山行宮 而王以邊地險絶諫之 后曰 “欲定南方當以此神爲主 何作邊之乎” 王曰 “西北之備 不可忽末曷扶餘之殘賊尙多 不可專力南方 吾欲待<典支><訥兒>相爭 而收漁人之功耳” <宝海>乃說王曰 “臣以上國宗女爲妻 已生三子 願爲上國而往說 臣兄侵<典支>南地 <典支>空其北而應之 則<典支>可擒” 王大喜曰 “事成則封汝爲爾國君” 乃許歸 后恐<海>不歸使人追之 至達水上 <海>使其臣賂追者 以金只發空失而還 后思<海>㘦作望仙宮於漢山 使人促,海>歸 而辭以病 而不歸 進神藥及眞經 后服之 而色念稍衰<小杰>等 以爲<宝海>不忠 后曰 “朕年已過 一椿嗜色非祥事 <宝海>愛朕而進是藥也” 遂放<小杰>與<魏勒><泉福>等講究眞經元元之義 無復有塵世之念事在五斗米經
長春十三年五月七日 后崩於雀院眞元殿 王從其遺 詔殯于雙樹之 上行素四七日 赦國中罪盡赴山陵 命<魏勒><小杰>等護殯十七年 解殯分骨於<國壤><獸林><國罡><國原>之陵 奉髮於雀院 及神院丹宮 奉其大骸 薦骨爲<天罡>陵 <魏勒><小杰> 以爲左右殉臣 置陵軍七百 大夫郞將奉禮等三十人 春秋七十五 國人慕后之德 立祠四方 多有靈驗 后與<周太后><解太后>稱爲三太后 而后最仁 平生未嘗害一微物 雖有罪 而可刑者 多恕之 命立功於外故 莫不感泣 而不忘 蛇川人多見后與<國罡> 騎紫鹿自行宮 向龍山 后以庚申日生故 以爲白㺚精 雀院奉白㺚爲 爲精丹宮 宮以爲黑㺚精 奉㺚爲神 神院以白鯉爲之 陵宮以兎爲之 名曰四柱神 民爭得其産 不惜重價
'小獸林王紀(소수림왕기)'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小獸林王紀(소수림왕기) 1~24 (0) | 2015.01.09 |
---|---|
小獸林王紀(소수림왕기) (0) | 2011.11.14 |
小獸林王紀(소수림왕기) (0) | 2010.04.05 |